延鏈筑群,鑄造陶瓷產業轉型“新引擎”

      小陶陶 2022-02-28 13:49:23   《瓷都德化》1894
      1137
      0
      文章摘要:近年來,德化的陶瓷精品頻繁亮相重大活動和重大賽事。

      近年來,德化的陶瓷精品頻繁亮相重大活動和重大賽事。如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16件國禮有15件“德化造”;今年冬奧會和殘奧會吉祥物——陶瓷版“冰墩墩”“雪容融”,以及最高級別官方禮物《冬奧·文君瓶》和《冬殘奧·文君瓶》均由德化造。

      陶瓷企業趕工生產“雪容融”((陳小陽 攝).JPG

      陶瓷企業趕工生產“雪容融” (陳小陽 攝)

      德化陶瓷何以頻頻出圈?

      這得益于該縣多年來圍繞陶瓷產業轉型,不斷補短板、鑄鏈條。近年來,德化縣通過跨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成立陶瓷發展委員會,推動陶瓷產業迅猛擴張,成為全國最大陶瓷電商基地、陶瓷茶具和花盆生產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陶瓷品牌評估價值達1086億元,居全國陶瓷產區第一,2021年陶瓷產值突破450億元。

      開拓非遺傳承新路徑

      擁有“世界陶瓷之都”等榮譽稱號的德化,千百年來,窯火不熄。早在2006年,德化瓷燒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去年7月25日,德化窯址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遺產點之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首次瓷窯類的世界文化遺產。

      手繪陶瓷,韻味十足(陳小陽 攝).JPG

      手繪陶瓷,韻味十足。(陳小陽 攝)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德化泰峰陶瓷藝術館內,一尊尊溫潤如玉的觀音瓷塑,細膩潔白、親切靜穆,吸引許多游客駐足觀賞。作為德化瓷許氏瓷塑的第六代傳人,泰峰瓷坊藝術總監許瑞峰于2018年獲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尤其是對傳統技藝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從2020年成立以來,該傳習所以“研發、帶徒、交流、旅游”促傳承等方式,不定期舉辦沙龍講座,為全縣陶瓷從業人員講解德化傳統瓷塑,同時與泉州工藝美術學院合作,走進學校授課傳藝,還接收學校學生入廠學習實踐。

      泰峰瓷坊僅是其中之一。筆者從德化縣文旅局獲悉,目前全縣共有19家非遺傳習所,其中,去年新增市級非遺傳習所4家,新增縣級非遺傳習所4家;共有德化瓷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3人、省級9人、市級25人、縣級118人,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德化按照“以點帶面、點面互動、帶動社會、培植生態”的工作思路,在培養非遺傳承人才、培育文化創意品牌、探索傳統工藝振興有效途徑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出臺《德化縣關于支持和促進文化發展的若干優惠政策》,將德化瓷燒制技藝保護專項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積極搭建各類非遺保護平臺,依托非遺傳承人的陶瓷展廳,鼓勵推出非遺研學實踐課程和體驗班等特色非遺體驗項目;拓寬師徒傳藝渠道,出臺“名師帶徒”“工藝美術大師帶徒授藝”等方式,有效發揮了老一輩德化瓷燒制技藝傳承人的傳、幫、帶作用。

      文旅融合構建年輕業態

      不久前,位于德化縣三班鎮上寮工業區的如瓷文化創意產業園竣工開業。該文創園是集工業旅游、文創服務、大學生創意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為一體的景點式陶瓷制造工廠,不僅可以實現制造業與服務業的有機融合,還代表了德化陶瓷商業模式的創新風向。

      游客參觀如瓷生活館(連江水 攝).jpg

      游客參觀如瓷生活館(連江水 攝)

      “我們以眾創、眾籌、眾包的模式經營發展,主要打造以瓷為文創主題的生活方式,并提供與瓷有關的禮品方案及IP跨界結合解決方案。”如瓷生活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海燕介紹,公司上游與全國18家設計單位、100多名設計師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下游則集20多家實體企業之所長,通過重整產業鏈,打造陶瓷設計師、生產廠家和消費者的綜合交流平臺,促進眾創空間與眾籌平臺互動發展,滿足產品個性化定制與批量化生產的多元化市場需求,實現生產模式和營銷模式的轉變。

      這是德化陶瓷產業延伸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的一個縮影。

      德化作為“世界陶瓷之都”,于2020年獲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鏈接資源、文旅融合,是壯大產業鏈的“點睛之手”。

      游客到宋元陶瓷文化展示館參觀(連江水 攝).jpg

      游客到宋元陶瓷文化展示館參觀(連江水 攝)

      我縣打造陶瓷觀光工廠(吳有森 攝).jpg

      我縣打造陶瓷觀光工廠 (吳有森 攝)

      借助世界文化遺產“金字招牌”效應,德化用好用活“陶瓷文化”“全域旅游”兩張城市名片,全力推動德化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通過串點成線、串珠成鏈、文創植入等形式,精心打造以世界文化遺產為主線的精品旅游線路,將遺產點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獨一無二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陶瓷文旅融合示范基地”,讓更多游客近距離感受德化陶瓷文化魅力。此外,該縣依托國際陶瓷藝術城、中國茶具城、新秀園瓷藝村、民營科技園區等項目,串聯順美陶瓷文化世界、如瓷文化創意產業園、龍鵬藝術館、億嘉美術館等企業展廳,盤活泰峰瓷坊、蘊玉瓷莊等大師工藝展館資源,打造多條融觀賞采購、陶瓷展示、陶藝體驗等為一體的陶瓷文化特色旅游風景線,形成“一城瓷器百館游”,品味白色的瓷泥在不同藝術家手中展現出的不同姿態,讓更多人在體驗和品味文化中了解德化白瓷,并讓德化白瓷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走進千家萬戶。

      德化國際陶瓷藝術城是陶瓷文化展示中心.JPG

      德化國際陶瓷藝術城是陶瓷文化展示中心

      陶瓷企業開展陶瓷手作研學(林小龍 攝).JPG

      陶瓷企業開展陶瓷手作研學 (林小龍 攝)

      德化縣力爭到2025年,在全縣范圍內打造百家陶瓷文化內涵深厚、旅游配套設施完善、經營規范有序的展館,形成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陶瓷文化旅游線路,讓陶瓷旅游更有文化味,讓“一城瓷器百館游”成為展示德化陶瓷文化的金字招牌。(林婉清)

      責任編輯:陳美珠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