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之道亦是“興瓷之道”
-
小陶陶
2019-07-26 1261
13640
前些年,德化陶瓷行業誠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打擊了企業的發展信心,也拖累產業經濟的健康發展。自去年5月以來,德化加快推進陶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政企攜手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護知識產權、減少惡性壓價、合理使用保護瓷土、評選誠信企業、曝光失信企業,取得不錯效果
誠信之道亦是“興瓷之道”
有的企業現在每設計出一款新的產品,都會及時將信息更新到德化知識產權電子數據存證云平臺,為日后可能被侵權保存證據。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為營造陶瓷產業良好的發展環境,規范行業行為,去年5月,德化成立陶瓷行業誠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出臺相關實施意見,加快推進陶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促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鞏固陶瓷產業支柱地位,打響“世界陶瓷之都”品牌。
據了解,前些年,受國內外市場環境影響,德化縣陶瓷行業發展面臨著不少困惑,如陶瓷行業誠信體系不健全、企業信用意識普遍薄弱、惡性壓價、不正當挖人、守信獎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缺失,給行業帶來惡性競爭的不良之風,打擊了企業的發展信心,拖累產業經濟的健康發展,阻礙行業結構性改革的推進。
“一些中小陶瓷企業,既沒有品牌意識,也不注重產品質量。在生產、銷售產品過程中,存在偷工減料、惡性壓價等不誠信行為。”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倆相表示,這樣的行為嚴重損害德化陶瓷整體品牌信譽,擾亂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
有部分陶瓷小作坊急功近利,沒有自主研發能力或不愿投入資金到產品的研發設計中,而是靠仿制其他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再以遠低于正品的市場價格出售。自公司創立之初,德化縣宏鵬瓷業工藝廠總經理謝錦華不時都會遇到產品被侵權問題。
最近,冠福窯禮瓷有限責任公司藝術總監陳金通申請了版權專利的一款杯子同樣被人仿冒,仿冒者甚至還搶走了他的訂單。
“瓷土是陶瓷的源頭,是不可再生資源。好瓷土如果被惡意賤賣,會破壞整個陶瓷產業的生態。”金鳳祥工藝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曾素妹每當看到有企業為了短期獲利,賤賣瓷土資源,她既氣憤又痛心。“惡意賤賣瓷土的人賺了錢,我們這些保護瓷土價格體系的人卻丟了訂單。”若是陶瓷市場“劣幣驅趕良幣”,最終受傷最大的自然是整個德化陶瓷產業。
陶瓷行業要健康發展,誠信體系建設一定不能缺失。德化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林大利介紹,去年5月德化縣成立陶瓷行業誠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大力加強陶瓷行業誠信建設打響“世界陶瓷之都”品牌的實施意見》,建立了黨委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參與、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工作機制和非公企業綜合評價、主體承諾、守信獎勵、失信懲戒等工作舉措。
一年來,該小組各個部門通力合作,通過開展多場法規宣傳活動、業務培訓、誠信守法教育,組織企業赴各地研修學習,強化企業誠信守法教育。同時,由市監、法院、人社、科技、文體新等部門有序配合,推進專項整治行動,以加大行政案件查處力度、版權糾紛調解力度,提升案件審理效率,注重行動結果運用等多項舉措,引導650家陶瓷企業簽訂誠信經營承諾書,評選出“十佳誠信陶瓷企業”,曝光12家失信企業并列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黑名單,曝光拖欠薪資企業7家,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林大利表示,只有通過黨委、政府主導,部門監管、行業自律、企業參與和社會監督,積極引導陶瓷企業融入“世界陶瓷之都”建設,建立企業誠信管理制度,完善誠信社會監督機制,提高企業誠信意識,規范誠信經營行為,營造行業誠信環境,促進行業的規范、持續、健康發展,才能進一步打響“世界陶瓷之都”品牌,推動陶瓷產業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提升。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