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瓷器“三寶”:甜白、青花、鮮紅釉

      小陶陶 2018-09-10   福建陶瓷2750
      1248
      0


      明朝永樂時期的瓷器藝術

      獨創與多元兼具,

      堪稱東亞工藝美術史的高峰。

      “潔素瑩然,甚適于心”

      是永樂皇帝對自己心愛瓷器的贊譽,

      這些合于永樂皇帝心意的瓷器,

      經過六百年歲月的洗禮,更顯寶貴。

      明永樂青花花卉紋鏤空花熏

      晚期文人談論明初官方用瓷提到,

      “以骔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

      光素潔白并開創白瓷新面貌的甜白瓷器;


      明永樂 甜白輪花紋綬帶耳葫蘆扁瓶

      以外來鈷料繪制、造型豐富多變的青花瓷器;


      明永樂青花波濤龍紋爵杯、爵托盤

      及相當珍貴且帶有“永樂年制”篆款的紅釉瓷器,

      明永樂霽紅暗龍紋高足碗

      共同演繹著永樂瓷器的神話!

      甜白釉瓷


      明永樂甜白四季花卉紋蓮子碗

      甜白釉瓷是永樂時期宮中主要用瓷,恬靜優雅,開創白瓷新面貌。這種白瓷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甜白”瓷因此而得名。

      明 甜白磁暗刻花盤 (一對)

      甜白之所以有名,完全因為明成祖朱棣的個人偏好。據文獻記載,永樂皇帝最喜用的是“潔素瑩然”的素白瓷器。皇帝的偏好,就是臣子們源源不斷的工作動力。

      永樂甜白三系竹節把壺

      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在一個嚴寒的冬天,朱棣身著鮮紅的戰袍指揮作戰,第二天清晨,士兵們發現朱棣的紅戰袍上霜花自然凝結成一條騰空飛舞的白龍,三軍以為瑞照,士氣大振,戰果輝煌。

      甜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 明永樂 

      1402年,朱棣登基為永樂皇帝,御廠的技師們依據燕(巴)王(結)戰(主)袍(子)的故(套)事(路),設計燒造出白龍紋瓷器(也有說鮮紅地白龍紋),以表對永樂皇帝的敬意。朱棣看后大喜,嘉獎了這批技師。

       甜白釉僧帽壺,明永樂

      1989年景德鎮珠山明代御窯廠遺址發掘報告顯示,在永樂前期地層出土瓷器中甜白釉瓷器占98%以上。

      白釉高足杯 明永樂

      據學者推測,永樂皇帝大量燒造白色瓷器也有可能與他燕王時期居于北平,感染元人尚白之風氣有關。因其為報答父母之恩所建造的金陵大報恩寺塔,是以白瓷磚搭建而成的,因此也有人推測,大量燒制的白釉瓷器不但帶有宗教意涵,同時也承載了皇帝對父母的追思。


      明 甜白龍鳳紋梅瓶

      明 甜白執壺


      明永樂 釉甜白八棱梅瓶


      明 甜白暗刻纏枝花卉罐

      青花瓷器

      永樂、宣德年間,青花瓷器是以含氧化鈷的礦物為顏料,在瓷器坯體上描繪紋飾,施一層透明釉后,經約1200℃左右高溫燒造而成的作品。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發色濃艷,并且帶有滲青鐵銹斑點,形成獨特鮮明的風格。

      明永樂 青花一把蓮盤

      明永樂青花一把蓮盤

      在朝廷的要求和監督下,瓷器先由內府“定奪樣制”,才發給窯廠照樣制作。官用作品器形規整、釉色純正、紋飾合于規范的現象在此時開始建立。不合標準的作品往往被刻意擊碎,掩藏起來,燒成的瓷器則作為國家禮儀或宮廷日常之用,或成為賞藩外交邦國的禮物。永樂、宣德年間,常有大型器如天球瓶、扁壺等作品的燒制。

      明永樂青花朵蓮梵文勺

      明永樂青花人物紋如意耳扁壺

      明永樂青花圖案花紋葫蘆形綬帶耳扁壺

      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蓮子碗


      明永樂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

      明永樂青花六出開光蓮花紋花口折沿盤


      明永樂 青花人物紋如意耳扁壺

      紅釉瓷器

      “要想窮,就燒紅”是景德鎮當地的一句民諺。高溫紅釉器是以銅作呈色劑,在還原氣氛中高溫燒造而成,是最難燒制成功的顏色釉品種之一。由于其對溫度、氣氛的要求特別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純正的紅色,因此景德鎮珠山遺址也見到大量燒制失敗而擊碎掩埋的紅釉器汰選品。

      永樂時期開始,景德鎮可以燒造出釉色純正的紅釉瓷器了。一改元代紅釉發色灰暗的釉色效果,以紅似雞血般的色彩被譽為“雞血紅”、“鮮紅”和“寶石紅”。

      明永樂 窯變祭紅釉墜瓶


      明永樂 紅釉盤

      明永樂 紅釉印刻白云龍紋板沿洗


      明永樂 紅釉扁瓶

      明永樂 紅釉高足碗

      明 永樂霽紅釉敞口圓錐瓶













      責任編輯:蘇曉薇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