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文創園生產車間成為景點 親眼見證“瓷碗”的誕生
-
小陶陶
2018-09-08 中華陶瓷網1686
13800
作為一年一度的陶瓷盛宴,9月6日,以“動能變革 共享共贏”為主題的第十八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盛大開幕。而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位于淄川區的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也首次作為陶博會的分會場之一亮相于眾。據了解,今年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主要推出了7項活動,其中工業旅游開放觀光、“現燒現賣”工業旅游直營店開業是1954的特色,目前在全國陶瓷工廠是第一家。同時園內還加入了研學游的部分項目,讓更多的孩子感受陶瓷藝術帶來的樂趣和魅力。
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了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此時由于園區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因此園內的人并不多。進入園區沿著主干道一直走到盡頭,記者看到一個紅色的背景墻上寫著“工業旅游歡迎您”。這便是今年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的特色項目,把昆侖陶瓷廠的生產車間作為景點對市民和游客開放,讓市民能夠親眼看到一個“瓷碗”是如何誕生的。在工廠的一旁,記者還看到一家瓷器專賣店,里面陳列著車間窯爐燒制而成的瓷器,即“現燒現賣”。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董事長仁峰告訴記者:“這里是我們今年剛剛開發的工業旅游觀光和“現燒現賣”工業旅游直營店,是1954的特色項目。目前,在全國陶瓷工廠是第一家。”
記者跟隨工作人員一同來到生產車間內,車間內機器聲并不刺耳,有些展區需要隔著玻璃或是警戒線,同時也有些展區甚至允許游客走到工人身邊,近距離觀看制作瓷器的細節。在其中的一個步驟展區內,記者看到一位工人將灰色的陶碗浸入一個盛有青色顏料的大水缸內,由于工人是用右手拿著陶碗,她的右手上滿是青色的顏料。隨后每四只青色的瓷碗放置到一塊木板上,再由另一位工人一次運走。據園內解說員介紹,這是在給陶碗掛釉,只有掛上釉的陶碗燒制出來才是瓷碗。
一位隨行的游客告訴記者:“一路沿著工廠內導游路線走下來大約需要20分鐘,雖然20分鐘并不長,但是每走到一個制作環節時,都會讓人感受到制作工人精湛的工藝,一步步環環相扣才造就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
離開工廠的生產車間,便來到了“現燒現賣”工業旅游直營店。這里擺放了上千件產品,包括碗、杯、碟、花瓶等瓷器。店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是將窯爐剛剛燒好的產品拿出來銷售,可以讓游客買到“熱乎乎”的瓷器。另外下一步我們還將開展工業‘互聯網+’個性化定制,將來市民可直接在家中設計陶瓷產品,成品可直接送至市民家中。”
跟隨著導游的引導,記者來到了淄博昆侖陶瓷博物館,館內展出的一排陶泥小人吸引了所有參觀者的注意。“這是館內今年的新藏品,由淄川一位制陶大師歷經半年制作完成,共有百余個。每一個小人都描述了一個不同的制陶場景。可以讓來參觀的游客對制陶的步驟一目了然。”
除了博物館,記者還看到在這里有不少供青少年研學游的體驗館。下午15時許,在一處陶瓷體驗館內,記者看到不少家長正與孩子互動,給半成品的瓷碟上色。一位家長告訴記者:“來這里主要是讓孩子學習一下傳統工藝,感受陶瓷藝術帶來的樂趣和魅力。”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天下午大約有2000余人來到這里,大部分是家長結伴帶孩子來體驗研學游。”
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董事長仁峰向記者介紹:“1954今后將完善旅游設施,建設3-4個賓館300個床位,留住游客。利用老俱樂部建設大劇院,上演聊齋大型古裝劇,傳播淄博文化。同時,加大研學游、親子體驗的項目建設,吸引更多游客。同時,淄川區政府投資的1903旅游觀光火車也即將運行(長度4.5公里)。淄川區政府投資的陶瓷雕塑公園也即將動工。另外,張博電氣化鐵路的昆侖站也將設在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