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杰出白瓷,明代“甜白釉”與德化白瓷有何區別

      小陶陶 2020-03-10   百家號/北極弧光HP3444
      1202
      1

      我國白瓷歷史悠久,最早的白瓷始于東漢,從唐代的邢窯一路走來,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這其中有兩種代表性藝術品脫穎而出,帶給我們藝術上愉悅的同時,也開創了不同時期的先河,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兩種瓷器,細說一下他們的前世今生。

      明代甜白釉香爐

      明代德化白瓷香爐

      第一種:元代“樞府瓷”、明代甜白釉

      這里將兩種名稱的瓷器放在一起介紹,是因為這兩種瓷器確為同一種瓷,系出同門,又有傳承關系。

      元代時期景德鎮在前朝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名為“卵白柚”的瓷器,是當時的一個新品種,今人在器物上發現了“樞府”字樣,因此人們稱之為“樞府”窯器,樞府就是元代大名鼎鼎的浮梁瓷局,興建于1369年,延續至明·洪武時期,卵白柚已成為宮廷用瓷,從窯址出土的瓷片來看,此時的卵白釉已經有了向永樂“甜白釉”發展的趨勢。

      永樂甜白釉盞

      甜白釉——明·永樂朝極大發展的一種器物,對于普通的小散戶收藏者,是很難收藏到其中一件的,甚至說上手都難,它實在是太貴了,之所以會區別于元代的樞府瓷,這里面有著工藝上重大的革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甜白釉”的釉面白度遠超卵青色的樞府瓷,也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甜白釉已經擺脫了自宋代以來青瓷的基本特征。

      2、甜白釉的釉面乳濁感更加嚴重,它是明代以來各種彩瓷的基礎,明青花、斗彩、釉里紅均得益于此,這種富含乳濁感的瓷器素有“白如凝脂、素如積雪”之稱,大家可以腦補一下這種感覺。

      明代甜白釉執壺

      3、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兩點變化,是由于技術上的革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是景德鎮的工匠選擇了含鐵較低的瓷土和釉料,施以更為純凈、透明的釉;

      (2)是制胎時使用了更多的“高嶺土”,提高了瓷胎的機械強度胎質也因此更為潔白、細密,這也是歷史自然選擇的結果;

      (3)是在釉中減少了石灰的含量,正是由于這種變化,元末明初白瓷外觀偏青的特點明顯改善。

      第二種:德化白瓷

      這種瓷器的聲名鵲起和一個大師淵源頗深,要知道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遠離當時瓷器的中心景德鎮,但也有其歷史造就的必然,德化古時隸屬于泉州,一提到這兩個字,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一些事,沒錯,這里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啊,原來德化白瓷本是一種產量頗豐的外銷瓷。

      明代外銷瓷德化白瓷盤

      它興于明代中葉,但真正繁榮卻是明代晚期,這也是何朝宗生活的時代,他的瓷雕作品即莊嚴神圣又平易近人,絕非不食人間煙火,在小編看來,我們的大師絕不遜色于同時期西方的代表性人物米開朗基羅。

      自唐代以來,瓷器就有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德化絕對屬于南方地區,那么它的瓷器就應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北方白瓷,相反德化白瓷源于青瓷色系,始終也沒有擺脫青瓷的特點,因此我們在鑒定德化瓷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到代的德化白瓷都是白中泛青”。

      除了上述特點之外,德化白瓷還有以下一些特征。

      1、胎質玉質感非常強,類似于古生物化石經億萬年時光后那種玉化的感覺,這源于德化地區瓷土中鈣、鉀離子的高含量。

      2、德化瓷的“白”不同于景德鎮的甜白釉,或者可以這樣說,這兩種瓷器根本就不是同一種工藝、不是同一種特點,甚至說不是同一種東西,只是機緣巧合,出現在同一時期,有著相似的外觀,但德化瓷的“白”是玻璃白(這是筆者起的名字)、甜白釉的白是“乳白”。

      明代德化白瓷龍虎杯

      3、關于德化瓷的“白”,筆者的觀點與一些人可能完全相反,大家都知道德化瓷有一種“象牙白”,筆者認為這是近現代德化瓷的特點,它不同于明代以前德化白瓷的特征。

      總結:通過筆者通篇的論述,相信朋友們已經對兩種明星白瓷有了直觀的印象,甜白釉是官窯品種,它代表了皇家獨特的審美;德化瓷是外銷品種,它代表的是摻雜了東方審美的西方情趣,當然何朝宗是個例外,他的作品是東西方都能夠欣賞的文化瑰寶。


      責任編輯:陳美珠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1)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