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藝術裝飾的發展
-
小陶陶
2019-06-15 81
00
追溯中國歷史各個時期的陶瓷產品,陶瓷裝飾有兩大特點:一類是以適合陶瓷器皿的圖案紋樣裝飾形式;另一類是中國繪畫形式在陶瓷器皿上進行的工藝轉換表現形式。
陶瓷裝飾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開始,由于青銅器的出現,青釉硬陶也隨之產生。裝飾也由模印、刻花所代替。東漢到三國是我國陶瓷才完成從無釉到有釉,釉層由薄增厚,實行通體施釉、釉層光潤似玉的重要階段。
入唐以來北方的白瓷與南方青瓷相呼應,形成了唐代南青北白的陶瓷業布局。造型以豐滿莊重、濃厚有力為特點。裝飾紋樣飽滿而富有變化。
宋代是中國瓷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著名的“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產品的單色釉彩劃花、紋片釉與堆雕影青與釉上加彩等技法的運用,透明的影青釉一舉博得帝王喜愛,躋身于宋代名窯行列,為以后景瓷突飛猛進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元代朝廷在景德鎮設立了專燒官府用瓷的浮梁瓷局,集合了各種能工巧匠給景德鎮陶瓷裝飾帶來了青花、釉里紅和卵白釉的嶄新時代。
明代裝飾紋樣以人物故事、花鳥蟲草、回紋、吉祥圖案、適合紋樣見多。宣德的甜白釉瓷,成化的孔雀綠、嬌黃釉瓷,弘冶的琺花彩、素三彩,嘉靖萬歷的五彩、礬紅描金彩瓷等等都風靡于此世。
清代的康、雍、乾三朝是景德鎮制瓷歷史上的高峰。雍正時期的琺瑯彩、粉彩多采用工筆畫、山水畫以黑貨藍色畫成,樸素清逸。墨彩為雍正時期首創,乾隆時期色釉品種齊全,其中以青花裝飾形式多樣,方法除雙勾分水外,還有“月影”、“白描”、刻花堆青釉加描青花等,料分五色,色澤嬌脆欲滴,成為青花史上一朵奇葩。
在現代陶瓷裝飾中,有許多藝術家并不遵循這一固有的裝飾藝術形式,在陶瓷上開展了各種形式語言的藝術裝飾探討。一致認為有下列因素改變了陶瓷裝飾的藝術語言形式:
1、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現代社會由于經濟的發展,物質的豐富導致了人們越來越要求消費產品潮流的快速變化,服裝、建筑、電子等一切物質產品都在日新月異地變更風貌,而和人們家居裝飾緊密相關的陶瓷藝術品,必須要改變傳統習俗,隨之和時代同步,創造新的符合現代人審美觀念的裝飾藝術風格。
2、陶瓷造型風格的改變。由于現代人的審美觀念變化,現代陶瓷器皿的設計必須要摒棄傳統固有的造型規律,使陶瓷器皿隨現代社會簡化、直觀、快節奏的發展趨勢而形成簡練、美觀、大方和多元化的藝術風格形式,陶瓷器皿造型風格的改變,無疑要擊破原有的裝飾藝術形式。
3、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同樣使陶瓷工藝方面有更多的發展,出現了泥釉料和顏料,窯爐、工具、設備的變革,使藝術家們能利用更多的工藝裝飾手段來創造陶瓷藝術作品,產生出不盡相同風貌的藝術陶瓷。
4、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藝術語言是相通的,雖然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異,但人們對美的認識是共同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產生出更多的藝術表現形式。西方陶瓷的現代藝術風格、西方藝術的油畫、水彩、攝影等藝術形式,都對東方文化產生了影響。
綜上所述,當代的陶瓷藝術裝飾形式將是多元化的、新老裝飾藝術形式并存的時代。中西文化的交叉,新工藝新材料的利用,必然會產生新的藝術語言。但懷舊的、創新的審美觀念仍然共同存在,也會使新、老裝飾藝術形式各顯風采。保持裝飾紋樣和器皿的水乳交融這一特定的形式要求,進行各種風格和裝飾形式的陶瓷藝術作品創作,只會推進陶瓷藝術裝飾語言的豐富和發展。反對僅把陶瓷承載體作為一張宣紙、一張畫布、一張照片的形式進行裝飾創作,而忽視陶瓷產品乃是一件占有空間的立體形體,繪畫裝飾只有在和它是一個完美的整體,才可以從多種角度來進行欣賞,從而能得到不同視覺效果的藝術品。古代那些不知名的陶瓷藝人,用他們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裝飾設計的典范。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