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共祭窯神 同興瓷業

      小陶陶 2023-07-06 09:36:42   臺灣導報1681
      1026
      0
      文章摘要:7月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舉行癸卯年世界瓷都德化?窯神文化節,紀念窯坊公林炳誕辰930年的活動。

      01.jpg

      7月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舉行癸卯年世界瓷都德化?窯神文化節,紀念窯坊公林炳誕辰930年的活動。

      7月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舉行癸卯年世界瓷都德化?窯神文化節,紀念窯坊公林炳誕辰930年的活動。每年農歷五月十六是“窯坊公”林炳誕辰日,瓷都民眾都會向窯坊公林炳敬獻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用此感懷窯坊公,激勵陶瓷新秀不斷突破、創新。這種奉祀方式在全國各地廟宇中絕無僅有。

      02.jpg

      7月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舉行癸卯年世界瓷都德化?窯神文化節,紀念窯坊公林炳誕辰930年的活動。

      03.jpg

      7月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舉行癸卯年世界瓷都德化?窯神文化節,紀念窯坊公林炳誕辰930年的活動。

      當天,多名陶瓷界代表身著禮服,雙手捧著其新近創作的陶瓷作品,虔誠地敬獻在窯神前,表達對陶瓷創新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時,也祈愿自己在來年的陶瓷生產制作中能夠順利如意。

      04.jpg

      7月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舉行癸卯年世界瓷都德化?窯神文化節,紀念窯坊公林炳誕辰930年的活動。

      與其他祭祀活動不同,“祭窯坊公”儀式上,參與奉祀的不是一般的善男信女,而是那些從事陶瓷業的陶藝家和企業家;他們奉祀的供品也不是人們常見的豬、牛、羊等“三牲”祭禮,而是陶瓷廠新開發并獲得訂單的產品,或是陶瓷藝人新創作并獲獎的藝術品。

      05.jpg

      瓷都民眾都會向窯坊公林炳敬獻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用此感懷窯坊公,激勵陶瓷新秀不斷突破、創新。

      06.jpg

      瓷都民眾都會向窯坊公林炳敬獻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用此感懷窯坊公,激勵陶瓷新秀不斷突破、創新。

      祖龍宮坐落在德化著名瓷村寶美村破寨山南麓,在德化陶瓷史上有突出貢獻的歷史人物——“窯坊公”林炳就在宮里供奉著。林炳,北宋時期德化瑤臺市(今寶美村)人,窯爐革新先驅。

      07.jpg

      瓷都民眾都會向窯坊公林炳敬獻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用此感懷窯坊公,激勵陶瓷新秀不斷突破、創新。

      08.jpg

      瓷都民眾都會向窯坊公林炳敬獻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用此感懷窯坊公,激勵陶瓷新秀不斷突破、創新。

      林炳首創的大窯爐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窯爐采用砌拱圓穹頂主窯室(凸腹),兩旁砌奶窯(露乳),砌窯囪拔焰消煙(吐霧)。后來,林炳又利用山坡地形,把幾個窯房串連起來,為此后演變發展成龍窯(亦稱“蛇目窯”)奠定了基礎。

      09.jpg

      瓷都民眾都會向窯坊公林炳敬獻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用此感懷窯坊公,激勵陶瓷新秀不斷突破、創新。

      10.jpg

      瓷都民眾都會向窯坊公林炳敬獻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用此感懷窯坊公,激勵陶瓷新秀不斷突破、創新。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人加藤四郎,專程到德化學習制瓷技術,他回國后砌成“德化窯”,并尊奉林炳為“陶祖神”。如今在日本津南還有保存比較完好的“德化窯”。

      11.jpg

      瓷都民眾都會向窯坊公林炳敬獻精心雕琢的陶瓷作品,用此感懷窯坊公,激勵陶瓷新秀不斷突破、創新。

      德化千年窯火不息,陶瓷文化底蘊深厚。這里面有著一代又一代陶瓷匠人的辛勤付出,而其中德化“拱大窯”第一人林炳,從平窯到龍窯,從小窯到大窯,林炳為德化白瓷在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白瓷出口量奠定了堅實基礎,海上絲綢之路讓海洋貿易日益興旺,這也帶動了德化制瓷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如今,德化制瓷和燒窯技藝遠傳至越南、日本、伊拉克、波斯(伊朗)、意大利、法國等。在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等部門的支持下,窯坊公信俗列入第四批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全力爭創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許華森)

      責任編輯:陳美珠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