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印

      小陶陶 2019-05-30 15:00:12   154
      0
      0
      文章摘要:陶瓷印漸漸重新得到廣泛的關注。

      陶質印材由來已久,但是由于陶瓷印有較大的局限性,瓷印很難得到發展.自明代文彭將燈光凍石作為篆刻材料,石材一直是篆刻材質的主流。但隨著近年來石材資源緊缺,經過一部分篆刻家的不斷探索,陶瓷這一材質漸漸重新得到廣泛的關注。

      所謂“陶瓷印”就是以“陶”和“瓷”為材料創作的印章。“陶瓷”一詞應一分為二,即陶和瓷兩大類:胎體沒有致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為“陶”;經過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致密、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稱為“瓷”。陶印有先燒后刻,先刻后燒兩種;瓷印多為先刻后燒。先刻后燒的陶印,質地較松軟,易磨損。而先刻后燒者,由于在燒制時容易收縮變形甚至爆裂,因此成功率不高。與石材相比,泥坯松軟。對于寫意風格的印章,可以充分自如的用刀,發揮刀法的豐富性。由于坯體的硬度低于石料,陶瓷印創作已經不是一般篆刻意義上的刀石相向。陶瓷坯體特殊的性質決定了一般篆刻刀法的不適宜性,除沖、切之外,劃、撥、剔、鏟、剜、削皆可任其放手驅馳。線條或光潔,或渾厚,或剛勁,或圓融,真正做到使刀如筆。但泥坯的松軟特性也決定了線條難出細節,且很難達到石質材料所體現出來的精細入微的刀痕與鋒芒。比如圓朱文一類風格便很難刻制。其他精細類的風格,刻制時亦須極謹慎,一不小心便前功盡棄。當然,陶瓷印的意外崩裂效果如果能變為篆刻家探求自然剝、蝕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未嘗不是一種優勢。

      陶瓷印除了印面效果的可探索性以外,印紐、印身也可以成為藝術家創作的主體。陶瓷印印紐創作與石印大不相同。石印印紐創作需專業的紐工用專門的工具完成,而陶瓷印紐創作方便簡單,我們可以在泥土未干時捏制成型,也可以在泥坯干透時刻制成型,甚至可以利用模具壓制成型。兼善雕塑的篆刻家可以在印紐上開辟一片天地。兼善繪畫的篆刻家可以在印身上潑墨揮毫,任意涂抹。即使不擅繪塑也沒關系,自己隨意捏制一個造型也未嘗不精巧別致。

      陶瓷印,釉色種類豐富。有溫潤如玉的影青釉,有古意盎然的裂紋釉,有變幻莫測的顏色釉,有色澤厚重的金屬釉。陶瓷印可以仿銅、仿鐵、仿木紋、仿石質。毫不夸張地說,陶瓷可以模仿任何一種材質的肌理效果。加上瓷質印章燒成后質地堅硬,幾乎不存在磨損,很適合學習、筆會、展覽時隨身攜帶。

      陶瓷印的局限性在于它創作周期長,激情消耗大,工序繁復,不如石質印章創作便利。但其釉彩的豐富多彩、造型的變幻多姿為印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余地,泥坯的特殊性則為印人提供了更廣闊的發揮才華、馳騁想象力的空間。

      責任編輯:涂春承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