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雄彭:在傳承與發展中不斷探索與追求

      小陶陶 2022-01-11 17:49:48   《瓷都德化》1759
      1185
      0
      文章摘要:鄭雄彭創作的《筑夢》,在眾多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陶瓷雕塑工(職業工種)比賽的第一名,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編者按:2021年12月10日至12日,第七屆全國陶瓷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暨2021年全國輕工陶瓷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在景德鎮舉行。來自全國15個產瓷區的185名優秀陶瓷技能選手云集一堂,在比賽舞臺上相互交流學習、切磋技藝。其中我縣的鄭雄彭、蘇基石、林杰鋒、張麗芬、林祿揚、王代丁、彭茶水、莊少卿、蘇達芳、徐才提、陳宏偉、邱桂還、林宛文、葉云鳳、李長春等15位參賽選手在本次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很好展示了瓷都風采。今起,本報“工匠絕活”欄目將陸續推出專題報道,一起品鑒他們的精工匠心。

      鄭雄彭:在傳承與發展中不斷探索與追求

      福建省非遺項目德化瓷燒制技藝傳承人鄭雄彭

      以飛天、祥云為主體,配有萬里長城、神舟飛船等中華符號,將“飛天”這一“陸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元素,通過“德化瓷塑技藝”這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載體進行表達,將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與傳統技藝完美融合……此次大賽,德化縣的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德化瓷燒制技藝》福建省代表性傳承人鄭雄彭現場創作的《筑夢》,在眾多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陶瓷雕塑工(職業工種)比賽的第一名,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該作品充分運用德化瓷塑捏、塑、雕、刻、刮、削、接、貼八大技法,造型簡約大方、線條流暢,又極富內涵,體現了偉大的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壯志豪情和“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拼搏精神。

      鄭雄彭十分注重技藝的傳承,累計帶徒百余人

      1976年出生的鄭雄彭,自幼常跟隨父親住在德化瓷廠,耳濡目染中,鄭雄彭對陶瓷產生了濃厚興趣。從德化陶瓷技術學校畢業后,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蘇清河,從此一生鐘愛傳統陶瓷雕塑。

      長期以來,鄭雄彭在深刻領悟和把握“何派”“蘇氏”藝術精髓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和理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如:他與哥哥鄭雄偉一起創辦的德化飛天陶瓷藝術研究所,就以“飛天”為創作對象,他采用高溫和薄胎燒制技術,把飛天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和凌空翱翔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泥與火的對話中,他感悟更多的是思想意蘊與藝術效果的和諧統一,將生活感悟、社會哲思融入創作過程,每一次創作都是一次自我觀照、自我完善的過程。其瓷雕作品質樸內斂、厚重大氣,形象逼真、神態細膩、氣韻靈動,給人一種由外而內的美感與意蘊,具有豐富的情感和鮮活的生命;其創作的藝術壺和杯,精巧而不失古意,端莊大方,瑩潔簡練,靈妙天然!

      比賽現場,鄭雄彭創作《追夢》.jpg

      比賽現場,鄭雄彭創作《追夢》

      在近三十年的陶瓷生涯中,鄭雄彭開發了上千款陶瓷作品,《飛天》《富貴人生》《富貴花開》《菊花瓶》《菊魂》等十多件作品獲國家級金獎,并有數十件作品被各大博物館、珍品館收藏;成功研發出“凝脂瓷”“御晶瓷”“一品紅”等一系列新的高檔陶瓷品種,獲得專利申請十余件,版權登記百余件;累計帶徒百余人,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陶瓷技藝人才。但他心中的那份傳統瓷雕之情也更加濃厚。“做得越久,越發現傳統瓷雕作品傳承百年,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他說,他將繼續專注傳統技藝傳承,在傳承與發展中不斷探索與追求。(林婉清)

      責任編輯:陳美珠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