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雄:開辟一條自己的原創(chuàng)之路
-
小陶陶
2022-01-19 15:54:57 1912
14790
■寇婉瓊 張玉芬 吳有森
“我必須要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原創(chuàng)之路,設計一套能對得起白瓷這溫潤如玉材質(zhì)的作品,才不負自己來德化一趟。” 正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瓷藝青年彭成雄,崇拜經(jīng)典,主推原創(chuàng),他目前孜孜不倦正在探索、創(chuàng)作的是用德化白瓷雕塑中國漢字。
彭成雄在制作虎年生肖瓷
心懷夢想永學不止
彭成雄,藝名彭常杰,1983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甌市,現(xiàn)為國家一級/高級技師、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中級工藝美術師,連續(xù)兩屆獲得“全國陶瓷行業(yè)技術能手”稱號,永學堂文化陶瓷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2000年9月,彭成雄到德化學習陶瓷雕塑,分別在學校和大師工作室進行了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創(chuàng)作,有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從藝期間,他心懷夢想永學不止,參加了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函授班學習,多次到泉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進修。他崇拜何朝宗,以何派精髓為標桿,為之進行了數(shù)年的研習,也得到了德化眾多知名陶瓷雕塑大師的指導,提升了技藝。
2013年,彭成雄到廈門工藝美術學院脫產(chǎn)進修,這是他藝術思想上的一大轉(zhuǎn)折點。學院的藝術理念與原創(chuàng)氛圍給彭成雄很大觸動,他認識到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思維,不能模仿他人作品,并且在創(chuàng)作之前,一定要先研究,查找大力素材,再到圖稿、泥稿等,各個脈絡要清晰有條不紊。
“在廈工藝學習期間,進入新的藝術語境中,我就像一座房子,要先清空自己再重新裝修,因此我就努力做一塊干枯的海棉,不斷地吸收。”彭成雄說道。
進修回來后的彭成雄已經(jīng)具備了更加獨立的思想,更加嫻熟的技藝。2015年,第二屆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現(xiàn)場操作比賽,彭成雄以一件《憶海絲》獲得第一名。但彭成雄不愿意這樣按部就班地工作,他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尋找突破口。
專心“造字”的彭成雄將中國簡體漢字與標點符號巧妙結合
探秘漢字立體雕塑
“幾千年來,中國漢字兼具審美與實用功能,驕傲地屹立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如果能夠?qū)⒅袊鴿h字和同樣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德化白瓷相結合,豈不是中華文明一大觀?”彭成雄曾經(jīng)練習過書法,對漢字有濃厚的興趣。
生發(fā)出這個靈感,彭成雄立即開始了研究創(chuàng)作。他曾經(jīng)輪番嘗試借用甲骨文及篆隸行草等字體為依托來設計造型,但卻無法如愿。甲骨文比較難以辨認,和當下的審美存有一定距離;行草書體氣勢恢宏、順滑圓潤,但筆斷意連的筆畫卻是陶瓷燒成那關無法跨過的檻;篆隸書體倒可用于立體造型,呈現(xiàn)出來又難免流于呆板。
怎么辦?就在彭成雄苦思冥想無果之際,靈感卻倏忽而至。
2015年,女兒讀一年級,看圖寫話時通篇不用標點,一句接著一句堆到一起。這位年輕的父親便把標點符號一個個畫得很大,教女兒理解并記住標點符號各自形狀與用途。女兒作業(yè)做好了,彭成雄回頭無意間再次看到紙上的標點,忽然發(fā)現(xiàn)放大了的標點符號太可愛了。
“何不把標點符號用進漢字設計?”他靈機一動,翻身下床,迅速取土捏了一個“天”字。標點組成的,彎彎的,憨憨的,卻自帶靈氣!“我很滿意,很開心。這仿佛是一道光啊,我終于找到了方向。”回憶起那時場景,彭成雄依然難掩激動。
簡體漢字為依托,標點符號為表現(xiàn)。彭成雄決定從中國人息息相關、家喻戶曉的“十二生肖”開始創(chuàng)作漢字立體雕塑。
如何讓每個字站立起來?經(jīng)過不斷捏了毀、毀了捏的嘗試,彭成雄找到了方法,為每個字設計了一個主體筆畫,其他的筆畫則做一些適當?shù)淖冃危M成以后的每個立體字巧妙不直白,需要經(jīng)過一番思索、判斷,才能讀出來。“經(jīng)過思尋才讀出來,讓每個人產(chǎn)生了探秘的興趣,很好玩,大家都會喜歡。”彭成雄笑道。
12生肖圖片
登上國家藝術殿堂
2017年初夏,十二生肖立體漢字雕塑作品完成了。恰逢當年,德化縣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絲路使者 ‘’再出發(fā)”德化陶瓷藝術展,策展人正在德化甄選展品。
彭成雄聞訊立即將剛出窯,尚帶余溫的作品送到德化縣陶瓷博物館參加甄選。沒想到一下子就被選中了。
2017年8月,《十二生肖》和其他一系列德化白瓷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展出效果非常好。許多觀眾駐足在《十二生肖》前面,比劃著,讀著:“這是鼠字,這是牛字,這是虎字……”胖胖的、圓圓的、彎彎的筆畫,原來漢字還可以這么生動,這么可愛啊!
《十二生肖》登上了國家藝術的最高殿堂,這對彭成雄來說意義非凡,更加堅定了他泅渡字海,走獨創(chuàng)之路的決心和信心。
回來后,彭成雄開始挑戰(zhàn)《百家姓》。當一個個姓氏擺放在木格子里,猶如一墻“精靈”,露出潔白如玉的牙齒紛紛講述老祖宗的故事。“它有一種趣味性、猜謎性在里面,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彭成雄說,“但多解讀幾個字,結合象形、會意、指示等造字手法,你就會找到規(guī)律,很容易讀出來。”
2018年廈門佛事用品春季展,彭成雄攜帶部分完成的《百家姓》首次亮相。開幕當天,便有絡繹不絕的客人前來詢問,“這個是誰做的?”“這個要表現(xiàn)的是什么?”彭成雄不斷地向客人解讀,那一天中午的盒飯,他吃了兩個小時還沒有吃完。但他心里一點也不煩,越說越高興,越說越有勁。一位顧客說,他逛了很多展覽,第一次看到完全屬于個人創(chuàng)造的作品,是一種完全跳出現(xiàn)有層次的創(chuàng)新。
彭成雄的展位無疑成為當屆佛事展的亮點之一。他又一次感覺到自己的作品是有吸引力的,是能夠被許多人認可的。
設計萬字組建字庫
得好友梁志德贈名,彭成雄的立體雕塑漢字有了名稱為“永學文”。
對此,彭成雄進一步做了定義:“永學文是通過中國簡體漢字結合標點符號的一項原創(chuàng)美術字體,屬于當代可用于立體雕塑的集傳承性、文化性、前沿性、審美性、趣味性與藝術性為一體的形體。”
從此專心“造字”的彭成雄有了一個更大的目標,他要設計出一萬個單字,組成一個字庫。他借助電腦3D設計生成數(shù)據(jù),打印成型,翻制模具,再注漿、手工修坯,最后入窯燒成。
彭成雄介紹說,這一套字體設計,就好比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活字印刷術,每個字都是靈活的,可用于不同場景。再形象一點說,每個字就像是一顆螺絲釘,是配件,在不同地方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效應。
例如“馬”字,放在百家姓里面,它姓馬;放在十二生肖里面,它是生肖馬;放到詞語里面,它就充當詞語語素角色;放在名字里,又不一樣。每個字具備隨時“排版”的功能,姓名、生肖、經(jīng)文、詩歌、標語……全部可以自由組合,不同組合就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
“不辜負德化愛我,包容我的胸懷,更不能辜負了德化白瓷這么好的材質(zhì)。”彭成雄說,對于未來,他還會將傳統(tǒng)雕塑創(chuàng)作進行到底,但同時也會繼續(xù)創(chuàng)造他那些會說話的漢字雕塑。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