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勇當高質量趕超主力軍 晉江德化迎來新一輪跨越發展

      小陶陶 2018-11-03 15:17:50   中國網海峽頻道1341
      1346
      0
      文章摘要:11月2日訊 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北承福州,南毗廈門,東望臺灣寶島,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其經濟總量連續13年列全省第一。

      11月2日訊 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北承福州,南毗廈門,東望臺灣寶島,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也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其經濟總量連續13年列全省第一。作為福建經濟中心,近年來,泉州勇當高質量趕超主力軍,致力于創新驅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實力不斷夯實,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作出了應有貢獻。新型政商關系推動晉江民企大發展

      晉江是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前沿陣地,坐落于晉江深滬灣畔的民營企業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創辦于2001年,是國家體育服裝、用品產業基地。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功能性羽絨服、休閑運動服面料、功能性纖維布、錦綸布。數據顯示,近三年來該公司納稅超1億元,2016年至2017年產值均超過30億元,預計2018年總產值可超38億元。

      “在晉江的經濟格局中,民營經濟‘十分天下有其九’,全市企業5.11萬家,民營企業達到4.84萬家,其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1542家,2017年實現工業產值4420.4億元,增長11.3%,由民營企業創造的產值、稅收和就業崗位占比均達95%以上。”據晉江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通過不斷完善政企互動體系,切實扮演好民營企業“引路人、推車手、服務員”的三個角色,構建起“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與民營企業家共謀轉型升級大計,堅持“一行一策”,精準做好企業幫扶,2010年以來累計為民營企業兌現經濟發展扶持資金58億元。并在2017年企業創新發展大會上,整合形成7大系列產業扶持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黨委政府的引導和推動下,全市民營企業積極投身實業鏈條各個環節,做專做精細分領域,打響了“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中國鞋都”“中國食品工業強市”“中國泳裝名城”等14個“國字號”區域產業品牌,以及恒安、安踏、盼盼等42枚中國馳名商標,形成了紡織服裝、制鞋等2大千億產業集群,以及建材陶瓷、食品飲料、紙制品及包裝印刷、新材料、裝備制造等5個超百億產業集群,培育了46家上市企業。民營企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生機。

      創新驅動德化陶瓷轉型升級

      德化縣,被譽為世界陶瓷之都,是我國陶瓷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悠久的陶瓷生產歷史和燒制工藝,讓德化的陶瓷產業在國內遙遙領先,使其成為我國最大的工藝瓷生產和出口基地。

      走進華夏金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廠車間,工人們通過手工加半自動器械操作,在各個生產線上忙碌地進行著泥料加工、壓胚、素燒、上釉等工作。這里每天可以出廠一萬個“金剛煲”。

      據了解,公司創立之初,以生產古建筑藝術陶瓷為主,制陶技藝成熟后,經過數年研發首創了以鋰輝石為關鍵原料的陶瓷煲,并命名為“金剛煲”。2009年這款新品推向市場,至今還以超高耐熱度800度,領先于其他同類型產品。“目前,公司針對不同群眾需求,還設計了不同功能、容量的一百多個品類。明年公司準備引進全自動成型線、全自動上釉線,并增加100多畝廠房,以滿足日益增加的生產需求。”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同樣致力于開發新品的福杰陶瓷有限公司則看準了高科技陶瓷的潛在市場,成功研發了四大系列的功能陶瓷新材料,可應用于電子產品、軍備武器、醫療等領域,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也為陶瓷行業打開新局面。而去年研發成功的消音藝術陶瓷更具有消除噪音、抗回音、產生音折射的特殊功效,備受熱捧。

      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為德化陶瓷業帶來了新的生命力。今年以來,德化實現GDP 增長8%,陶瓷產業功不可沒。196億多元、增長17.1%的成績單讓這一傳統產業發出新的光芒。高質量趕超的步伐在提速,德化還將圍繞打造500 億量級陶瓷產業、構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再造礦產冶煉業新優勢,積極策劃包裝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入庫,讓山城迎來新一輪飛躍。



      責任編輯:蘇曉薇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