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發梁玉華同志署名文章:技能人才擦亮“世界瓷都”
-
小陶陶
2020-12-22 10:09:11 1525
12430
技能人才擦亮“世界瓷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近年來,福建德化縣圍繞陶瓷這一千年基業、主導產業,發揮陶瓷技能薪火相傳的傳統優勢,緊抓陶瓷技能人才引育留用關鍵環節,以人才為支點撬動陶瓷產業跨越發展,打造陶瓷技能人才聚集高地,打響“世界陶瓷之都”品牌,陶瓷產值由2016年的199.5億元躍升到今年的400億元。
做好引才聚才文章,把四海賢能招進來。得人才者得未來,掌握未來競爭主動權、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關鍵要創新方式、改進方法、推動聚合,更好引進用好人才。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整合融合資源,主動對接市場,出臺支持激勵市場主體引才政策機制,鼓勵引導中介機構、服務協會、獵頭機構等市場主體發揮行業優勢,幫助引進陶瓷技能人才。政府牽頭建立陶瓷技能人才需求檔案,為企業和人才牽線搭橋,促其聯姻;依托項目建設、陶瓷企業等用人主體,建立陶瓷技能人才工作站(室),提高引才匹配度。鼓勵企業聘請技能人才擔任董事、主管,負責企業的人才引進、培養、組織、協調工作,提高人才話語權。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突破地域、戶籍、社保等限制,支持企業通過聯合攻關、項目合作、顧問指導、對口支援、以才引才等多種方式,柔性引進高端急需緊缺陶瓷技能人才。深化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聯動機制,健全完善考評辦法,外出招商推介產業項目的同時,同步做好陶瓷技能人才引進工作,推動“招落服”落地落實。組團到景德鎮、醴陵等地推介人才政策,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境內外展會,把人才新政“送上門”,把技能人才“請回來”,實現引資與引智雙贏。
做好培才育才文章,讓本土精英冒出來。根本固者,華實必茂。德化縣全力培植陶瓷人才成長沃土,讓技能人才根系更加發達。聚“塔尖”,培養大師級人才。實施陶瓷藝術領軍人才培養工程,遴選20名省級陶瓷大師作為國家級大師重點培養對象,在個人進修、專業研究等方面給予支持,培養在國內和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陶瓷大師。實施省級陶瓷大師培養“百人計劃”、市級陶瓷大師倍增計劃,聯合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高校舉辦研修班、人才沙龍、現場操作指導等活動,提高技藝水平。強“塔身”,培養高技能人才。建立高級技師培養基地和陶瓷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舉辦陶瓷雕塑、工藝美術、工業設計等專題培訓班;動態研判未來陶瓷市場需求,鼓勵和引導人力資本公司、陶瓷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中科陶瓷智能裝備研究院等人才服務機構與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培訓機構開展合作,大力培養功能陶瓷、結構陶瓷、納米陶瓷、軍工陶瓷等高科技陶瓷技能人才,向工程陶瓷、家居陶瓷等新領域大步邁進。固“塔基”,培育本土性人才。德化職業學校、工藝美院在校生6300多名,是德化發展的寶貴人才資源,我們深化“政府+學校+市場”多方共育模式,實施“名師帶徒”“雙導師”“訂單式選學”等培養機制,組織陶瓷大師與學徒結對授藝,促進傳統技藝的傳承發展;成立“大師+名師”工作室,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結合、頂崗實習,架起從“校門”與“廠門”的立交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意能力、創業素養的現代工匠。
做好留才用才文章,使人才生態優起來。環境好則人才聚,哪里生態優、氣候好,人才就往哪里飛。德化重點從制度架構、政策激勵、感情培養、服務保障上發力,實現“增人數”與“得人心”的有機統一。聚焦陶瓷技能人才成長全過程,量身定制、動態升級陶瓷產業人才集聚、陶瓷技能人才支撐、青年陶藝人才領航等專項扶持政策,從資金獎勵、項目申報和金融貸款等方面給予全方位保障。打通陶瓷技能人才識別、選拔、使用、評價中的制度壁壘,創新實行第三方人才評價、企業自主評聘、人才評人才等職稱評審制度,鼓勵引導企業提升技能、技術等要素參與股權收益分配占有比例,讓高技術人才獲得高職稱、高收入。大力宣傳優秀人才先進事跡,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讓更多有絕技絕活的陶瓷人才站在“C位”。加強政治引領和吸納,為優秀技能人才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創造條件。嚴厲打擊剽竊、抄襲、仿制、冒牌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規范市場價格秩序,打造陶瓷誠信品牌,維護陶瓷技能人才“版權”“產權”。建立社區人才服務站、一站式人才服務中心和陶瓷文創人才之家,開展代辦式、上門式、訂單式等一站式服務,推行“周末無休日”、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實現全年不間斷服務。建立縣領導掛鉤聯系優秀人才服務機制,出臺優秀人才服務管理辦法,在居住、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健等方面提供個性化、保姆式服務,解其所需、必需、急需,真正讓陶瓷技能人才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福建省德化縣委書記 梁玉華)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