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忠:傳承非遺技藝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小陶陶 2022-06-02 08:37:05   東南網2044
      1488
      0
      文章摘要:從藝18年以來,80后鄭建忠獲得國家級獎項21項、省級獎項13項,國外館藏2件,國家級博物館藏3件,他身體力行傳承非遺技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今年獲評第十九屆“福建五四青年獎章標兵”。

      鄭建忠在創作 受訪者 供圖

      東南網5月31日訊(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今年是虎年,泉州德化縣至鼎陶瓷研究所藝術總監、高級工藝美術師鄭建忠創作的一套“虎嘯山河”擺件,銷售十分火爆。“虎與福、富諧音,寓意福運臨門、富貴盈門。”他說,虎背上還特意印了一個“福”字,寓意“無論走到哪里,都有福氣伴隨。”從藝18年以來,80后鄭建忠獲得國家級獎項21項、省級獎項13項,國外館藏2件,國家級博物館藏3件,他身體力行傳承非遺技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今年獲評第十九屆“福建五四青年獎章標兵”。

      被譽為中華瓷都的德化縣,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在這片土地上,一代代瓷雕技藝者薪火相傳,探索泥與土、水與火的秘密,為古老的陶瓷插上創新的翅膀。作為德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鄭建忠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融合創新,巧用時下簡約的表現手法與柔美的線條設計,讓莊嚴神圣的佛像以隨和親切的姿態展示在眾人面前,讓大家看到陶瓷創作更多的可能性。漸漸地,他的作品開始走出德化、走向全國,《梵音——靜》《云水蓮心》《靜》等作品更是被省級和國家級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

      作品《靜》是鄭建忠于2020年創作的新作,他突破了傳統百態觀音造像風格,在結合時下美學元素的基礎上,應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塑造出起舞于云端上的觀音像。舞動的造型,律動的生命,新穎獨特,優雅美觀,給人帶來心靈凈化之感。

      鄭建忠經常穿一襲白襯衫沉浸在瓷海里,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和雕刻手法,表達著自己對瓷土的理解。他始終懷有一顆匠心,對作品近乎苛求。他常說,手工藝者應為自己的作品負責。遇到不滿意的作品,他會立馬打碎,重新再來。

      受瓷都千年文化的浸染,鄭建忠對德化瓷雕藝術的發展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說:“祖祖輩輩給我們留下來那么多經典東西要好好繼承。但在傳承中,我們還要善于結合現代審美去創造。”

      在不斷探索中,鄭建忠的思想亦逐漸成熟。他認為,在陶瓷藝術表現美的過程中必然會顯示創作者的學識和思想境界。真正的大師不僅僅要有工匠精神,還要有為人處事的能力,這些精神和能力也必然作為自身的素養在作品上得到體現。

      鄭建忠還多次受邀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這些年來,他仔細觀察社會市場,認真負責陶瓷樣品研發,以藝術性和價值為目的,帶領公司技術骨干專注研發各款工藝美術瓷、高級禮品瓷,以及紫砂工藝和釉的研發等。獨立研發的各系列陶瓷產品主要有:生活用品陶瓷、工藝禮品陶瓷、傳統陶瓷工藝品、藝術陶瓷等。這些作品在工藝上繼承了傳統的雕塑技藝,又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大膽創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大大提高了企業和個人知名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正是一代又一代陶瓷雕塑大師的潛心創作、無私授業才讓德化陶瓷技藝生生不息。”鄭建忠說道,從藝18年來,他先后培養了陶瓷藝術人才、技師、工藝美術師30余人,希望為德化的瓷雕技藝傳承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因為“青春就是在傳承與交流中不斷升華的”。

      鄭建忠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當地政府的組織下多次下鄉慰問困難戶、留守老人、兒童等。經各部門指導,2021年成立德化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多次帶隊在防控疫情一線配合醫務人員完成核酸檢測及疫苗接種等工作。

      責任編輯:陳美珠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