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傳承"中國白"——"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福建行記
-
小陶陶
2019-08-31 08:11:38 德化網1948
12680
戴云山脈深處,群山環抱之中,“一帶一路”藝術明珠——瓷都德化散落其中。8月8日,記者隨“一帶一路”建設情況福建集中調研采訪走進泉州市德化縣,探尋“以瓷為媒”,產品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德化,是如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擴大對外交流的“朋友圈”。
圖為德化一個工作室外晾曬的陶瓷
“海絲”起點的瓷器“小作坊”
浮梁巧燒瓷,顏色比瓊玖。晶瑩如玉、明澈如冰的德化陶瓷,早在宋元時期,就已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
在新石器時代,德化先人一開始制作和使用陶器,是硬陶和印紋陶的制作。夏商時期,德化出現了原始青瓷制作。千年輪回,傳承不止,便有青白瓷、白瓷、黑釉瓷等,亦有了“世界白瓷看中國,瓷看德化”的美譽。如今,德化陶瓷則以“白”見長,以溫潤的胎體與精妙的雕工著稱,被譽為“”。
順著一條斜坡而上,看到一排舊時房屋,走入其中,窯爐內昏暗干燥,散發晶瑩的亮色。在此前悠久的時光里,這兒宛如一條沉睡的巨龍,每一次出窯,便是一次蘇醒。這便是,燒制瓷器早在明清時代就已遠銷海內外,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研究中國古法燒制柴窯的必選之地——月記窯。
眼前的月記窯,是一個集傳統龍窯生產場景、陶瓷藝術創作、展示、交流、體驗活動和農耕民俗文化及家庭農莊體驗的鄉村文化旅游景區。古老的燒制方式與當代陶瓷工作者的藝術創新相結合,使得這個“小作坊”一點也不小,反而進一步豐富了陶瓷創作的形式和內涵,使得400多年的柴窯薪火不息。
作為德化陶瓷出口企業的佼佼者,泉州順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1986年也僅是一個普通的陶瓷家庭作坊,和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的許多個體瓷器作坊一樣,傳承傳統燒制工藝,厚植陶瓷文化,不斷助推著陶瓷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要讓傳統的中國陶瓷被世界廣泛接受,關鍵要創新發展思路,把傳統工藝與時尚文化緊密融合。”順美公司總經理鄭鵬飛表示,做到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順美生產的陶瓷制品,如今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拓展了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
從“小作坊”,到大企業,專注于開發高端陶瓷制品的德化協發光洋陶器有限公司,已經在德化扎根20多年。乘著“一帶一路”東風,公司產品的出口國家數量也從五年前的30多個,增長到如今的60多個。
“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目標客戶,對于企業提供的個性定制的高端陶瓷非常喜歡,市場前景廣闊。”協發光洋董事長助理鄭富垚認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企業更應該在核心競爭力上下工夫,力求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主動。
城以瓷興轉型“世界陶瓷之都”
目前,陶瓷是德化縣的主導產業,全縣有陶瓷企業2600多家,從業人員10多萬人。五年來,德化縣搶占先機,拓展市場,不斷融入“一帶一路”經濟圈,推動了陶瓷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步步告別傳統“小作坊”式的經營模式,向“世界陶瓷之都”的產業化之路大步邁進。
去年9月,在廈門舉辦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入選國宴瓷和國禮瓷的德化白瓷亮相。這無不透露著別具一格的設計和精巧的工藝,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德化陶瓷無與倫比的中國魅力。
作為金磚國宴瓷、金磚元首杯、元首茶器等設計者,“藝術宮”負責人、國禮名家陳仁海說,設計國禮要有金磚的特點、要有閩南的特色,還要體現中國的文化內涵。如今,在他的藝術宮內,這些金磚國禮每天都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參觀。
與時俱進,是陳仁海作品的最大特點。“你看我的每個作品上都有二維碼,手機掃一掃,就有詳細的介紹。這就是我們當下時代特有的產物,它為這個瓷器注明了生產年代。”他指著一個金磚國宴瓷盤底的二維碼告訴記者。
讓陳仁海驕傲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通過文化品牌的打造,全球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德化陶瓷。他自己的企業,也因大量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訂單出現,正在積極擴充產能。
在德化陶瓷博物館內,展示著從古到今的德化陶瓷作品。據德化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介紹,歷史上,眾多海絲沿線國家就對德化陶瓷情有獨鐘,“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外藝術家、客商來德化進行學習研討、商業貿易。而許多藝術家慕名而來,在德化創作后,愿意將自己的作品捐給博物館,但博物館因場地限制,已容納不了許多作品。今年,將新建一個陶瓷博物館,預計面積將達3萬平方米,比原博物館擴大五倍左右,更好地展示德化陶瓷藝術魅力,擴大與其他國家藝術家的交流。
正是復雜的工藝以及對品質的追求,過硬的產品質量,使得“”的美譽度非常高。現在,德化在生產加工方面大力推廣“以電代柴”,用高溫電熱窯爐替代傳統柴燒窯,全縣70%的陶瓷企業實現了以電燒瓷,既環保又促進了行業技術創新,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工業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國家級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德化對“一帶一路”沿線39個國家和地區有過出口業績,涉及企業90家,出口額1342.96萬美元,同比增長41.2%,其中出口量增長的國家有22個,對2個國家出口增幅超15倍。
今年,德化成立了德化陶瓷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并在2月9日召開的陶瓷產業跨越發展大會,提出至2022年實現500億元陶瓷產值的目標。在這轉型升級新的“十字路口”,德化陶瓷產業如何再次奮起?
未來,德化將圍繞生產由制造向智造轉變、產品由低端向高端轉變、結構由單一向多元轉變等“三個轉變”,規劃建設“國際瓷藝城”,借助中國陶瓷茶具城等營銷平臺,適時舉辦世界陶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世界陶瓷文化藝術博覽會等國際國內重大陶瓷文化盛會,政企合力延伸陶瓷全產業鏈,向500億產值發起沖鋒,打造名副其實的“世界陶瓷之都”。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