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互利共贏 從海絲起點的瓷器“小作坊說起
-
小陶陶
2019-07-24 1272
13240
福建省泉州市作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擁有歷史沿革悠久且制造業規模龐大等先天基因。如今,該市不斷推進“創新、智造、海絲、美麗、幸福”的現代化泉州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亮眼的成績,瓷器生產的創新與轉型便是其中一例。
福建德化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并稱我國三大古瓷都。德化陶瓷早在宋元時期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助推了泉州港的興盛。
近年來,德化在保護和傳承傳統燒制工藝、厚植陶瓷文化的同時,鼓勵企業積極引進先進設備和人才,大力推動陶瓷產業轉型升級。
圖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國禮瓷系列 新華網劉默涵攝
在諸多品類之中,德化的白瓷以溫潤的胎體與精妙的雕工著稱,被譽為“”。在位于德化的藝術宮中,不論是薄如蟬翼的類似衣袂,手持青龍偃月刀巍然屹立的關公,無不透露著設計手法的精美絕倫。藝術宮負責人、國禮大師陳仁海告訴記者,這批產品有許多技法上的創新,同時使用了智能化的燒制設備與方法,不斷修改、調整燒制的溫度等數據,把這一套瓷器制作得晶瑩剔透而又圓潤飽滿。
在位于德化城關的順美集團陶瓷生產車間里,記者見到兩條長達二十米的隧道式窯爐。這些窯爐可以設定800-1300度不等的溫度,通過電腦控溫,實現高效率、高品質、高產量的陶瓷生產。順美集團負責人鄭鵬飛說,企業生產的瓷器,遠銷海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生產加工方面,該縣更在近年來大力推廣“以電代柴”,用高溫電熱窯爐替代傳統柴燒窯,全縣70%的陶瓷企業實現了以電燒瓷,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促進了行業技術創新。
德化這個泉州市北部的小縣城,正在告別“小作坊”的經營模式,向“世界陶瓷之都”的產業化之路大步邁進。截至目前,德化縣擁有陶瓷企業2600多家,從業人員10多萬人,2017年產值227.4億元,是中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該縣提出,力爭到2020年陶瓷年產值突破300億元,產值上億元陶瓷企業60家以上,規上陶瓷企業100家以上。
中國人引以為傲的瓷器,正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踐行中不斷經歷著歷史的傳承與創新。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