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園 讓青年瓷客匯聚德化創新創業
-
小陶陶
2018-09-13 德化網1467
14730
瓷都德化,因眾多年輕人的加入,正成為青年“德漂”的創業熱土。
如何匯聚青年力量,拓展陶瓷產業的觸角,助力產業做大做強?《助創》記者了解到,專為在德化創業陶瓷青年藝術家搭建的平臺——新秀園,已在德化生根發芽。以培養陶瓷產業后備人才和新生力量為目標,新秀園正筑巢引鳳,吸引工藝一流、思想一流、活力一流的年輕藝術家在德化尋夢。
新秀,指有活力、有潛力的中青年陶瓷藝術人才。
在德化,來自全國各地的67位年輕陶瓷藝術家,正向新秀園匯聚。這個占地面積54畝、總投資2.5億元的青年創業基地,正催生年輕人交流學習的“新秀圈”,他們分享經驗、共同成長,讓創業不再是孤軍奮戰。
“陶瓷產業發展需要后備人才,需要孵化基地,我們想讓新秀園成為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樂園,吸引全國各地八大美院的高校畢業生來德化。”德化新秀園理事會理事長寇文策說。
青年設計師設計的陶瓷作品
新秀園獨具戴云山建筑風格
吸引陶瓷產業“新秀”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德化城東工業園區三期的新秀園,在項目施工現場,一排排整齊的戴云山建筑風格的主體建筑已經完工,工人們正忙著進行園區綠化等配套設施的掃尾工作,有的業主在進行室內裝修。
“園區就像個大家庭,因為大家都是做陶瓷設計創作的,經常在一起學習、交流。”1991年出生的陶瓷新秀林劍武是土生土長的德化人,也是新秀園首批入駐者之一。林劍武從小就熱愛陶瓷,畢業后,他將陶瓷設計延伸到茶道、香道、花道等,并于2014年創辦了本兮陶瓷研究所。
在林劍武的展廳里,陳列著一件件小巧玲瓏、造型獨特的茶具陶木作品。林劍武介紹說,他的設計理念將土、木、石、竹等自然元素與陶瓷融合,形成創意十足的產品,他還經常與畫家等合作,把他們的作品與陶瓷結合。“我在新秀園展廳的定位是禪意生活體驗館,不僅讓園區的同行們有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會開展一些活動,更好地宣傳陶瓷文化。”林劍武說。
新秀園里,還有一位人稱“星爺”的陶瓷青年黃永星。他1988年出生于江西宜春,2009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 2009年和2014年,他的作品連續兩次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2015年,他的作品《被懸置的存在》入選第三屆中國國際雕塑雙年展,并在第二屆中法文化論壇“”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中獲獎。
被稱為“爺”,是因為他有異于常人的藝術理念。目前在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陶藝系任教的黃永星告訴記者,他希望幫助學生們建立更廣闊的當代視野,注重自我思想的呈現,體現出對當今社會現實的思考和追問,努力探索當代陶藝創作新理念,尋求當下傳統手工藝的轉型與發展。
“搬來新秀園之前,我租在一個將要拆遷的廠房里,十分破舊,下雨天還會漏水,工作很不方便。”云熙堂陶瓷研究所負責人葉云鳳說,這么快有屬于自己的工作室,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如果沒有政府政策、資金的扶持,我們不可能有這么個可以聚集一群年輕人創作的地方。”她說。
寇文策告訴記者,入駐新秀園的67位年輕藝術家,來自遼寧、江西、浙江、四川、山東等地,最年輕的僅23歲。目前已搬入新秀園的有蘭全盛、寇富平、莊少卿、葉云鳳、劉育發、林瑞攀等人創辦的研究所。“他們都是來德化尋夢的優秀年輕人,新秀園要搭好平臺,不僅吸引他們來,還要把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出來,以活動為引領,幫助他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寇文策說。
90后陶瓷設計師林劍武巧用陶瓷與紅木結合,制作成小音響
葉云鳳在自己的工作室創作
打造陶瓷人才“硅谷”
產業跨越發展,人才是關鍵。“新秀園”,便是德化做好人才“引、育、用、留”的一個抓手。
“有時候,一個區域的小微企業如果布局分散,獨門獨戶各自為戰,常常因為缺乏整體環境的熏陶而夭折。”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賴雙安告訴記者,青年創業者需要創作氛圍,把他們集中在一個區域里,有助于他們找差距,互相學習。
新秀園現有的政策,是為入駐新秀提供資金扶持。據介紹,德化縣政府啟動“雙創基金”作為擔保金,承擔原由借款人保證金承擔的風險,并出臺“瓷藝貸”,為“新秀園”內的借款人補貼三年利息,貸款期滿后,享受“無間貸”政策。
盡管平臺還未成熟,但未來前景卻很廣闊。“我們的思路,是把新秀園打造為‘五個基地一個平臺’。”寇文策告訴記者,新秀園會對青年創業人才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盡量幫助各方青年創業人才更快地融入生活,了解市場,對接創投資源,開拓發展空間。日后,將把新秀園打造為全國高端陶瓷創作基地、國內外藝術家創作基地、各大美院及德化縣中小學生學校實踐基地、德化縣陶瓷后備人才孵化基地、德化縣陶瓷文化旅游基地,以及陶瓷藝術文化交易平臺。“這里將成為全力吸引和聚攏陶瓷人才,傾力打造陶瓷人才的‘硅谷’。”
目前,新秀園建有陶瓷文化收藏與展示廳,收藏和展示德化的各種傳統工藝技法及其代表作品。在平臺搭建方面,將建產業服務平臺,從先進技術工藝、藝術家創作對接、線上銷售平臺等方面提供產業提升服務,幫助企業往藝術陶瓷和文化藝術陶瓷衍生品方向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德化陶瓷產業跨越發展。
記者了解到,今年,德化縣出臺《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六條措施》,將新秀園列為創業示范基地的培育點,將打造成高效、集約的多功能綜合性眾創示范空間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青年創業示范基地,做出品牌效應和聚集效應,吸引更多創業青年扎根德化,圓夢德化,帶動德化創新要素聚集和人才聚集,實現陶瓷產業轉型升級。
“搬來新秀園之前,我租在一個將要拆遷的廠房里,十分破舊,下雨天還會漏水,工作很不方便。”云熙堂陶瓷研究所負責人葉云鳳說,這么快有屬于自己的工作室,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如果沒有政府政策、資金的扶持,我們不可能有這么個可以聚集一群年輕人創作的地方。”她說。
寇文策告訴記者,入駐新秀園的67位年輕藝術家,來自遼寧、江西、浙江、四川、山東等地,最年輕的僅23歲。目前已搬入新秀園的有蘭全盛、寇富平、莊少卿、葉云鳳、劉育發、林瑞攀等人創辦的研究所。“他們都是來德化尋夢的優秀年輕人,新秀園要搭好平臺,不僅吸引他們來,還要把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出來,以活動為引領,幫助他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寇文策說。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