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千年窯火 生生不息,“中國白”瓷 輝耀古今

      小陶陶 2019-11-06   1764
      1285
      0

      《中國影像方志》福建卷 德化篇

      德化篇 宣傳片

      瓷幫古道 鐫刻古老夢想

      刺桐港,就是后來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

      自宋朝開始,挑夫們將德化瓷器用稻草包裹,運往永春縣許港,再由水路運往刺桐港,踏上“海上絲綢之路”的旅程,最終成就了一條全長27.5千米的瓷幫古道。

      千年窯火 生生不息

      綿延德化全境的戴云山儲藏著豐富的高嶺土,顏色潔白、少雜質,是制作白瓷的優良原料。豐富的瓷土及燃料資源促進了德化陶瓷業的萌芽與發展。

      在德化縣境內發現的古代窯址有數百處,從中可以想象昔日的制瓷盛況。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斗宮古窯址

      這座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月記窯是目前為數不多的還在使用的古窯,堪稱德化龍窯的“活化石”。

      中國白”瓷 輝耀古今

      到了明代,德化瓷的發展進入全盛時期。德化的白釉瓷器純凈瑩潤,奶白若凝脂,蜚聲海外,被歐洲人稱為“中國白”。

      2015年1月,專家在南海一號沉船船艙內整理出數量眾多的白瓷制品,經考證,這些白瓷正是來自德化。

      如今,英國大英博物館館藏的德化陶瓷數量超過2000件,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及地區的博物館都藏有德化陶瓷。

      2015年5月,聯合國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將 “世界陶瓷之都”的稱號授予德化。

      德化八音 古調悠悠

      德化八音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時期。當時,在廣東茂名做知縣的德化人曾重登返鄉時將這種藝術形式從廣東帶到了德化,同時帶回了《西皮》、《寄生草》、《輝洲調》、《貳牌》四首曲子。

      “德化八音”,即八個人分別手持月琴、雙笙、三弦等樂器,進行表演的一種民間音樂形式。

      在德化,山歌愛好者常會相約在一起,用山歌對話,即興發揮的同時也總能保持歌詞的和諧押韻。德化山歌最大的特點是七字一句,且上、下句之間講究押韻。

      2009年,德化山歌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何派瓷塑 傳承創新

      在16世紀的海外市場,德化制瓷匠人何朝宗的作品被奉為珍寶。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都收藏有何朝宗的瓷雕作品。

      何朝宗吸收了泥塑、木雕及石刻的各種技法,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何派”瓷塑藝術,被后人尊為“瓷圣”。

      蘇清河繼承了“何派”瓷塑藝術風格,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化瓷燒制技藝的傳承人。

      2009年,蘇清河的團隊制作完成的大型瓷雕,亮相瓷都廣場。

      2016年,新一代的德化瓷燒制技藝傳承人陳明良制作的《日光》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的一件國禮。

      德化縣政府與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了“魅力中國白——德化窯陶瓷精品展”,20件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德化制瓷大師的珍品和102件現代德化窯精品佳作,驚艷了眾人。

      今天的德化人正在建設“綠色瓷都”;借助科技的力量,搭建“網絡新瓷路”;并用全新的方式復興著陶瓷之夢。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志

      《德化篇》

      播出時間:11月5日 22:47

      責任編輯:陳美珠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