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時期瓷器介紹 清乾隆豆青加粉梅竹二友天球瓶

      小陶陶 2018-09-19   中華陶瓷網1305
      1291
      0


           乾隆在位六十年,是清代社會發展的太平盛世,瓷器生產也在那個時期呈現出空前的繁榮。《古銅瓷器考》一書稱贊當時的制瓷業是“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制瓷業集我國歷朝名窯之大成,各種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云集景德鎮,形成該鎮“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繁榮局面。體制上承襲明代,繼續在景德鎮設置御窯廠燒制宮廷御用瓷,并實行官搭民燒的辦法。

           清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形容當時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幾乎鬼斧神工”,令人贊嘆不已。乾隆本人博古通今,精于古物鑒賞,嗜古成癖,對瓷器狂熱地愛好,常有親下諭旨指定瓷器器型、品種燒造之事。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制瓷技術的發展,瓷器生產無論是工藝技巧還是裝飾藝術都已達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終于把清代制瓷業推向歷史的頂峰。

           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所藏清乾隆豆青加粉梅竹二友天球瓶(見圖),口徑4.8、高40.6、底徑12.6厘米。1964年從山東省益都縣出口公司揀選。直口,圓唇,細長頸,溜肩,球形腹,圈足。頸上有多處開片紋飾,腹部主題紋飾為浮雕梅竹圖:在一枝盤折曲伸的老枝上,開著幾枝大朵梅花。一叢翠竹飄曳在微風中,并有題詩“材大可同天地老,色堅不畏雪霜寒”。構圖疏秀有致,使整個畫面得到統一。器體施豆青加粉釉,器內及底施白釉,并有幾處縮釉點。

           梅花開于百花凋零、萬物冬藏的寒冷季節,與潔凈的白雪為伍,代表著無畏與脫俗,為大自然增添生機和美麗。竹子中通外直,代表正直和謙虛。清亮高節,虛懷若谷是君子風度。梅竹情操就是正直不阿、謙虛和藹、無畏超脫的高尚品質。梅竹在一起要么表達青梅竹馬的意思,要么就是勵志、精神上的贊賞。清乾隆豆青加粉梅竹二友天球瓶為館藏二級文物,彌足珍貴。

       









      責任編輯:蘇曉薇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