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聶樂春個人簡介和作品介紹

      小陶陶 2019-08-28   中國陶瓷餐具網3177
      1297
      1

       這里不是浩瀚荒漠,也不是高山草原;這里沒有參天古木,也沒有碧海藍天;然而卻有鷹——形態迥異、羽色不同的鷹——瓷鷹。它們或斂翅而棲,或展翼而飛,或昂首摩云,或俯視擒物。看那瓷鷹,取之聳身待起的瞬間姿態,嘴鉗劍戟,爪握刀錐,那狀如猢猻的眼睛側目而視,分明透出機警、敏銳的光亮。整個造型刀法細膩傳神。其線條流感中隱藏著無窮的韻律,活現出杜甫詩中竦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的意境。這就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聶樂春的鷹世界。

      聶樂春,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景德鎮美術家協會會員。原籍江西省羊城市花門頭聶家,193810月出生于江西豐城。自幼受父親聶根興畫青花、做動物雕塑的影響,喜愛陶瓷美術。1958年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中專科畢業后,分配在景德鎮市雕塑瓷廠,專職從事陶瓷雕塑創作,由于工作需要,相繼在東風瓷廠、為民瓷廠、宇宙瓷廠、景德鎮陶瓷局、曙光瓷廠參加國家禮品瓷的創作設計。1964年調回雕塑瓷廠,繼續其瓷雕研究、創作至今。

       

      2001年廣州隆盛國際拍賣行香港秋季拍賣會現代陶瓷大師作品拍賣專場,聶樂春的《搏擊長空》以18.8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聶樂春嫻熟掌握瓷雕工藝,尤善羽毛、花瓣、松針、鱗片、須眉的制作。捏雕所需的穿插、布局、走向等高難技藝,聶樂春均能靈活運用,刻意求新。他還接受美國寫真主義捏雕技法,廣收民間捏塑技藝精華,總結出一些捏雕絕技。在裝飾方面擺脫傳統捏雕以澀胎材質表現的程式,巧取色釉材質進行各種不同形象的捏雕裝飾,豐富了捏雕創作語言,增強了捏雕作品的感染力。

      聶樂春1976年創作的加彩《牡丹孔雀》捏雕,堪稱其早年的代表作。此作品1977年參加在新加坡舉辦的'中國陶瓷展覽',頗受推崇,在展覽畫冊上對此件精品有這樣的描述:牡丹和孔雀是慣見的表現題材,陶瓷藝人通過精巧的雙手和精湛的技藝把它塑造出來,整座瓷塑從花枝到葉子、花瓣,從孔雀身到羽毛,無一不是用瓷土塑出來的,薄的地方斑爛透明,細的地方纖巧玲瓏,生動地表現出牡丹和孔雀的特色。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聶樂春近年來創作了諸多瓷藝作品,其中以《祖國的花朵》、《鯉魚跳龍門》、《蝦趣》《春》《鷹》《五獅滾繡球》、《松鶴長春》等作品最為優秀。其中《鷹》瓷雕,1985年獲景德鎮市第三屆陶瓷美術'百花獎'一等獎。漆版鑲嵌《松鶴長春》大型浮雕被選入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陳列。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中科院院長李鐵映、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暮華、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等國家領導人均多次蒞臨聶樂春工作室。

       

      2008年日本伊斯特拍賣行香港春季拍賣會瓷器專場,聶樂春的《雄風》以29萬元人民幣成交。

      聶樂春曾赴香港、澳門作現場技藝表演,受到港澳同胞歡迎。1986年,他參加了在香港尖沙咀新港中心舉辦的',與王錫良、施于人、張松濤、唐自強、王恩懷、孫同鑫等同臺獻藝,取得了極大成功。《中國歷史名城·景德鎮》、《中國陶瓷》、《陶瓷美術》、《景德鎮陶瓷》、《江西日報》、《景德鎮日報》、香港《大公報》、《華僑日報》均以不同形式刊登發表聶樂春的作品及其評介文章。中國工藝美術館、江西工藝美術館、景德鎮陶瓷館均收藏其瓷雕精品。

      當年香港《大公報》對其在香港的一行進行了這樣的報道:1986127日,《景德鎮陶瓷藝術名家作品展》在香港尖沙咀新港中心隆重開幕。人們為了瞻仰來自瓷都景德鎮的陶瓷名家、大師的不凡身手和藝術風采,把個偌大的展廳圍得水泄不通,掌聲、喝彩聲連連不斷。正在這時,一位戴金絲眼鏡、執楠木手杖的老者攜其夫人、兒子步入了展廳。哈羅,安子介先生,很高興在這里見到您。美國駐港領事館商務參贊迎上前去。您好!約翰先生,歡迎您的光臨。兩位港島名人握手寒暄了一番后,都主動地上前與聶樂春搭訕。聶樂春興奮地抓起了桌上的一團瓷泥,隨手一團一壓,一提一捏,既而用竹制椏拍一削一旋,一剪一劃,轉眼間,手中便托起一只方額鉤嘴、展翼揚爪的白頭海雕遞給約翰。“OK!我們的國鳥!謝謝您約翰吃驚地望著聶樂春那雙魔術師的手,操著熟練的漢語連聲道謝。

      如今已經75歲高齡的聶老師,生活依舊如初,數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都會按時去自己的工作室進行創作和學習,學無止境是老師一生的座右銘,近年來老師在自身瓷雕技藝上不斷尋求創新和突破的同時,一方面也在積極研究傳統的瓷瓶繪畫,將自己擅長的鷹繪制于瓷瓶上。閑暇之余,寄情山水間,將自己心中的山山水水繪于瓶間,技法之新穎,用色之大膽,這些都是聶老師孜孜不倦敢于創新的最真實寫照。這就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聶樂春。



      責任編輯:蘇曉薇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1)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