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首批工藝美術振興目錄出爐!德化瓷燒制技藝入選!
-
小陶陶
2020-09-11 2008
11370
經過近三個月的推薦和評審,日前,泉州市公布了第一批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暨傳統工藝美術振興目錄,13個優秀傳統工藝美術項目入選。
具體名單:德化瓷燒制技藝、惠安石雕、泉州木雕、泉州木偶頭雕刻、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泉州花燈制作技藝、泉州佛像雕塑技藝、泉州漆線雕、永春漆籃制作技藝、永春紙織畫、泉州錫雕技藝、安溪竹藤編、永春香制作技藝
下階段,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將按照《泉州市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發展規定》的要求,對被認定的泉州市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頒發證書、證標,并通過安排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發展專項資金,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推動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傳承和可持續發展。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德化瓷燒制技藝
2006年5月,德化瓷燒制技藝列入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八大類“傳統手工技藝”項。
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邱雙炯▲
德化瓷燒制技藝歷史悠久,興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藝獨特,至今傳承未斷。唐后期,德化陶瓷業已較發達,編纂了第一部陶瓷專著《陶業法》。宋元時代,德化瓷大量外銷,成為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輸出商品之一。至明代,德化瓷藝人何朝宗利用當地優質的高嶺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貼等八種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享有世界藝術瑰寶的崇高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德化瓷業獲得新生,新秀輩出,他們繼承前人的優秀技法和風格,不斷創新發展,使德化瓷燒制技藝重新煥發出青春。陶瓷已成為德化的支柱產業,德化先后被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瓷都”“世界陶瓷之都”。
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明良▲
在德化瓷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眾多杰出的藝術大師。從明代的何朝宗,至晚清的蘇學金,再到當代以邱雙炯、陳明良等人為代表的陶瓷藝術大師,一代代匠人銳意創新,為德化瓷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為了保護好這一傳統工藝技術,德化縣不僅成立保護工程專家小組,還制定了德化瓷雕塑工藝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的認定標準,成立德化縣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研究會,特別重視相關人才的培養和發掘。
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許瑞峰▲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