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讓山寨走開 成全球版權保護行動“排頭兵”

      小陶陶 2019-05-30   福建日報1342
      1359
      0

      編者按

      近日,福建省出臺《關于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為福建省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創造、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提供了指引。

      作為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成為《實施意見》的內容之一。“推動無形資產價值市場化,增加知識產權估值在企業貸款信用評估指標體系中的權重。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加快建設‘知創福建’。”這樣的表述,明確了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的方向。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卓有成效的知識產權保護,能使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助創》記者了解到,以瓷立縣的德化,在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方面積累了可供借鑒的經驗,其優秀成果,已經走出國門,為世界貢獻“德化經驗”。

      4月22日,在第19個“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德化縣正式發布了《世界陶瓷之都·德化2014—2018年陶瓷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總結過去版權保護的成功案例。德化縣法院也發布司法服務保障陶瓷產業發展的兩份文件,為版權保護提供更強大的法律保障。

      德化,作為全球首個“世界陶瓷之都”,通過保護知識產權促進產業發展,成為共識。市場經濟呼吁版權保護,現代企業需要版權保護,地方政府重視版權保護,瞄準500億陶瓷產值,德化用政府+協會+司法“三位一體”的版權保護體系,為陶瓷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其在全省率先成立首個知識產權審判巡回法庭,在全省首推“一小時證據保全”機制,讓德化成為全球版權保護行動的“排頭兵”。

      執法人員銷毀侵權產品。

      執法人員現場比對產品。

      用版權保護守住“三創”氛圍

      日前,德化縣文化和旅游局、市場監管局、公安局聯合突擊檢查,在德化縣三班鎮成功查獲搗毀了一處制售侵權知識產權窩點,查獲半成品2300件,成品63箱2580件。

      瓷都德化,作為國內外高端陶瓷生產基地,陶瓷產品經常被“搭便車”,侵權盜版現象曾經泛濫,侵權者被發現后,往往轉移、滅失銷售賬冊和侵權產品。

      “面對證據保全難題,我們建立涵蓋立案、調解、審判、執行的‘1小時’證據保全運作模式,讓版權保護有了‘德化速度’。”德化縣人民法院執行庭施小容說。

      在德化縣人民法院,記者看到“1小時”證據保全的時間表近乎嚴苛:申請材料初步審查10分鐘—立案決定5分鐘—作出證據保全裁定10分鐘—趕赴侵權地實施證據保全。

      “1小時完成證據保全,讓版權保護走上了快車道。”施小容告訴記者,2014年以來,該院訴前快速采取證據保全措施113次,集中銷毀模具、花紙、包裝盒、茶具等著作權侵權產品30萬余件,有效遏制轉移、隱匿侵權證據,逃避法律責任的失信行為。

      在全省首推的“一小時證據保全”機制,成為德化版權保護工作的縮影。德化縣有2600多家陶瓷企業,為鼓勵版權登記,培養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德化加強領導,強化宣傳,并出臺措施,投入近千萬元對企業版權保護、鼓勵創新、品牌打造等進行獎勵。2014年,德化縣版權協會成立,政府+協會+司法“三位一體”的版權保護體系因此建立。

      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在德化形成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據介紹,2015年以來,德化新增版權登記超69330件,占全省近40%,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省工藝美術大師鄭燕婷在創作。

      鄭燕婷被侵權的牡丹系列作品

      “以保促用”助力產業發展

      在陶瓷業享有“瓷花仙子”美譽的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的鄭燕婷,談起多年前那起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至今仍津津樂道。

      當年,她精心創造的《牡丹系列》作品,獲得業界的高度評價。為此,她進行了著作權登記,還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然而,她發現市場竟然出現許多仿冒她的產品,產品良莠不齊,不僅損害了她的聲譽,還給她的產品銷路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在訴前調解時,鄭燕婷接受法院建議,在網上公開發布著作權維權聲明,隨后選取兩起典型案件提起訴訟。案件審理過程中,德化法院探索出“以保促用”工作模式,引導當事人簽訂許可使用協議,以侵權人支付許可使用費的方式,繼續生產涉案產品,并將最低銷售價格從100元提高到130元,使雙方變競爭對手為合作伙伴,全年提高產值500多萬元,為權利人增加收益20多萬元。

      “以往我對訴訟的理解不是輸就是贏,現在我才知道,原來訴訟也是可以實現雙贏的”。雙方當事人最終化干戈為玉帛。

      “陶瓷是德化經濟的基石,藝術則是陶瓷的靈魂,而藝術必然要求創新,創新就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護,所以保護知識產權對于德化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對于德化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德化縣法院院長蘇益錚說,德化縣法院除了“以保促用”工作模式,還創新了“申請+介入”訴前簡易調處模式、專家輔助審判模式、“問需施策”模式。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機制,讓版權保護工作保持鮮活的生命力。

      讓“德化經驗”與世界交流互鑒

      4月24日,在中國茶具城舉行“德化縣人民法院涉陶瓷審判工作聯絡室”揭牌儀式。涉陶瓷審判工作聯絡室成立后,將在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及時做好風險防控、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及時優化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茶具城是我縣茶具產業集散高地與陶瓷文化、文創產業的特色窗口,借助工作聯絡室,可以常態化開展普法宣傳、法律咨詢等活動。”德化縣法院分管陶瓷審判工作的林金盛表示。

      陶瓷版權的有效保護,激發了陶瓷企業創新,推動了陶瓷經濟發展。與此同時,版權保護的“德化經驗”也伴隨著銷往全球的德化陶瓷而走向世界。

      2016年,中國國家版權局在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總部舉辦中國德化陶瓷版權保護優秀成果展,并發布《版權保護促進中國德化陶瓷產業發展的研究》(英文版),向全球推廣德化在陶瓷產業版權保護方面的成功做法,讓全世界共享“德化經驗”。

      WIPO副總干事西爾維·福爾班女士曾稱贊德化陶瓷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版權保護為這一藝術注入了活力,充分肯定了中國德化通過版權保護促進陶瓷產業發展的經驗,并表示,版權保護對版權產業發展,乃至一國的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德化經驗”對于發展中國家探索版權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有重要指導和借鑒作用。(日報記者 王帥 通訊員 許華森 吳有森 孫延燕 文/圖

      責任編輯:黃敬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