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臺灣老人巧手捏就千姿百態 傳授青少年陶瓷技藝

      小陶陶 2018-09-07   石獅日報2005
      949
      0

      一雙巧手捏就千姿百態,陶瓷從坯泥到瓷器的神奇過程,總是令人驚嘆。本期“一天”讓我們跟隨本報記者的鏡頭,走近“駐扎”在石獅永寧正源生態農場的臺灣瓷器師傅——吳正宏。

      ▲高溫燒制好的陶瓷等待出爐

      每天早上8時,吳正宏起床洗漱之后,習慣性地觀摩和擦拭自己的瓷器。吳正宏說,這更像是一個反思的過程,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從中發現不足或者需要改進的地方。隨后,吳正宏會整理和收拾陶泥坯,感受陶泥的柔軟、細膩和黏性程度,并嘗試不同的配比,尋求原材料的創新,賦予陶瓷更多的質感。

      ▲靠著一雙巧手制作出大型的仿古花瓶

      10時左右,吳正宏準備做陶瓷了,這是他第一次嘗試做一種“具有樹皮”粗糙質感的瓷器。一旦開始做陶瓷,他的表情更加專注了,端坐在椅子上,啟動陶藝拉坯機,雙手包裹住坯泥,在不同力道的使用下,坯泥“乖乖”地改變著造型,他時不時地用手舀起一旁的水淋在坯泥上,大拇指轉向瓷器的邊緣位置進行精細化地修整造型……半個小時,一個精巧的插花瓶造型呈現,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展示臺上晾干。

      ▲教小朋友塑造泥土的基本造型

      14時,吳正宏帶著記者前往“開窯”。這是一個見證奇跡的時刻,坯泥的陶瓷在高溫作用下,成品即將呈現。開窯的那瞬間,一件件造型各異的瓷器顯現在眼前,或杯子,或花瓶,或茶壺,千姿百態,顏色豐富多彩,極富美感。吳正宏像對待“新生兒”一般,將作品取出窯。

      ▲為客人介紹“土樓”造型的陶瓷

      吳正宏今年已年過八旬,目前游走在大陸和臺灣,常常傳授青少年陶瓷技藝。他說:“能在晚年力所能及地在石獅推廣普及陶瓷,是一種幸福。”

      ▲閑暇之余,制作出各種各樣的陶瓷半成品

      責任編輯:黃敬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