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百科:德化陶茶閣陶瓷研究所
-
小陶陶
2019-05-16 德化陶茶閣陶瓷研究所1557
14490
大師簡介
李為成,現為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德化陶藝協會副會長、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福建省手工藝協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德化陶茶閣陶瓷研究所長。作品《梅壺》被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永久收藏。作品《仿古酒壺》被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永久收藏。
李為成1969年出生于德化縣后所村。1991年畢業于福建省德化城關職業中學陶瓷雕塑專業,隨后進入德化第五瓷廠,從事成型、釉水調配、裝窯、燒窯等工作。長期的燒成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之后的柴燒事業鋪設了前行的道路。1999年,創辦了自己的陶瓷工作室,擅長白瓷、手繪、柴燒、手拉坯、日用陶瓷等的樣品開發。作品從設計到制作完成都一絲不茍,精益求精。開發產品既保持了原始藝術之質樸,又蘊含現代藝術之精華,更自然和諧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之中。2016年創辦了德化縣陶茶閣陶瓷研究所,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和燒制,成功燒制了羊脂玉瓷、羊脂柴燒玉瓷等柴燒系列產品。產品款式新穎,風格獨特,粗獷自然的質感,樸拙敦厚的色澤,深沉內斂的古雅,給人們帶來很大的驚喜和藝術享受。多件作品榮獲各種獎項榮譽,取得良好的成果。
產品系列
1、古法柴燒系列
梅壺
柴燒茶洗
柴燒花瓶
柴燒茶葉罐
柴燒套組
柴燒茶壺
柴燒玉瓷茶壺
2、白瓷系列
松鶴延年
啄蜢公雞杯
制作工藝
柴燒,指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制品,主要分為分上釉(底釉)與不上釉(自然釉)兩大類。經過高溫長時間柴燒后的杯子,金屬質感很強,呈現藍光、火紋、紫金等多種效果。
李為成的柴燒作品要在1330℃的高溫下經歷100多個小時的燒窯過程。在前期單裝窯就要花了整整兩天時間,裝窯完畢,正式點火開始燒窯,這就意味著此期間需不眠不休輪班投柴。剛開始每15分鐘投一次柴,將窯溫控制在300℃以下,持續24小時用小火燒制以產生充足的燒煙。爾后為了讓窯溫逐漸升高,投柴間隔時間也要逐步縮短,當窯溫達到600℃以上后持續燒制10小時。窯溫越高,投柴越頻繁,溫度超過1000℃,繼續沖高溫的過程更是艱難。100多個小時的燒窯過程,考驗的是燒窯藝人的毅力與膽量。
李為成在出窯
品牌榮譽(部分獎項及收藏)
2015年作品《禪意茶洗》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6年作品《裊裊冰煙提梁壺》榮獲第十屆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6年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7年作品《仿古酒壺》榮獲首屆福建省手工藝現場創作技能競賽一等獎。
2018年作品《金梅》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
2018年作品《樹皮紋杯》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銀獎。
2018年作品《柴燒跳刀杯》榮獲福建省手工藝精品展銀獎。
2018年參加“2018年第四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個人專展。
2018年作品《仿古酒器》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福建師范大學研培計劃成果展”。
負責人姓名:李為成
聯系方式:13505938124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城東消防斜對面百盛售樓部二樓(新秀園)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