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收藏鑒定入門

      小陶陶 2019-06-06   90
      0
      0

      收藏古陶瓷,實際上就是一個學習鑒定古陶瓷的過程。外行看陶瓷,分不清真品、a品、新品。但是看人看久了,就能分清每個人的不同臉形,每一雙眸子里都會透出獨特的個性、氣質、精神。看陶瓷也一樣,行家只要瞥一眼,就能初步辨別出某件器物的真偽、年份、窯口、藝術價值等。

      雖然20世紀70年代后,文博界、科技界用碳14、熱釋光絕對斷代元素成分分析斷代和釉面老化系數測試等高科技手段能直接或間接測定陶瓷的年代,但這些科技手段如熱釋光絕對斷代可能存在近百年的誤差,鑒定高古陶瓷可以,鑒定元明清以后的陶瓷則顯得不可靠。科學是理性的,藝術是感性的,永遠有一道分水嶺。所以新世紀后的古陶瓷鑒定,科學測試手段僅是參考,最后也只能取決于行家目測的真知灼見。

      那么如何鑒定一件古陶瓷器呢?

      一、要懂得辨真偽,這是關鍵。如一件款為大明宣德年制的青花龍盤,先鑒定是真品還是腆品。真品多用蘇麻離青釉,或進口與國產料混合使用;艘品里面還要分是清雍正的仿品還是現代的新品。雍正瓷器是以仿前朝瓷器聞名于世的,獨創的新品種極少。如真是雍正仿的胎骨細膩、釉面滋潤,收藏價值也很高。如是新仿就有火氣,沒有收藏價值。筆者一貫堅決反對收藏這類新偽作新仿品,因為這類仿得亂真的鷹品只會欺騙你的眼睛,降低你的眼力。

      二、要懂得看年份,看年份即斷年代。通常分5個部分:


      如唐白釉雙龍壺

      1.看器型,如唐白釉雙龍壺只有隋唐才有,如見到越窯青釉雙龍壺就是偽品。

      2.看紋飾,元明青花龍紋都有兇狠的霸氣,如龍的神態呆滯無神,可能就是清后期光緒仿品。

      3.看釉水,景德鎮窯元青花多用進曰“蘇麻離青”料,釉上有黑斑、黑點,摸上去高低不平。無此特征,不是偽品就是明初云南玉溪窯產品及當時雜窯小窯品。

      4.看款式,歷代官窯器都有專人寫款,可對照實物、}虧本上的款式,如款式筆畫軟弱無力,青花又輕浮于釉層上面,兒乎都是后世仿品。

      5.看瓷胎,如鑒定一件青白瓷,先看是北宋、南宋的還是元代的,前者器胎較厚、較高,采用內放高墊餅的裝匣仰燒法,故圈足內底部多數留有一些黑褐色的圓斑痕。后者受定窯影響,風行覆燒,采用定窯發明的墊圈組合式,窯具裝芒日碗盤,釉水稀薄粗劣,碗底常露胎,已漸漸失去了“影青”之“饒玉”般的光暈。

      三、要懂得斷窯口。如同樣是宋黑釉茶盞,在黑盞器而上呈現出黑藍色或淺棕色的流紋,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叫兔毫盞,是建窯產品。此外鶴鴿斑黑盞、油滴黑盞也是建窯名品。至于先在生胎上涂一層釉,然后貼上經特殊處理而留存下的木葉脈絡,再全部蕩釉,燒成的木葉紋黑釉茶盞以及剪紙紋黑釉茶盞,均是宋吉州窯民間藝人獨創的風格,一看就明白了。

      四、要懂得估價。這里面又分歷史文化價值與藝術經濟價依。

      同樣是青花瓷,庭園人物圖就比花紋圖案藝術價值高,尤其是早期青花,燒窯時有時釉料火候不穩定,臉部線條一出現流淌現象就變成次品。再如清康熙郎紅釉就比清雍正鈞紅釉經濟價值高很多。因為前者釉內含有寶石,燒成后釉質凝固,晶瑩剔透,故又稱寶石紅,是明代祭紅器后的進一步發明。后者鈞紅釉是仿造宋鈞窯器的,雖然燒窯時會窯變出各種藍色、月白色、深紫色,色彩繽紛,終究因為產量大,歷代又后仿多,故經濟價值比不上成本高的郎紅瓷。

      鑒定評估任何一件藝術品的雙重價值,主要靠行家目鑒,也可通過科學測試作鑒定。最終,一件器物的真偽是約定俗成的,審美價值最終是通過市場價格來體現的。至于有時文物商人某一時期瘋“炒”某類陶瓷,只能說是一種商業行為。藝術價值是穩定的,經濟價值是波動的,初涉此行者千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責任編輯:蘇曉薇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