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釉上彩裝飾

      小陶陶 2019-06-13   150
      0
      0

      古彩、粉彩、新彩為最常見的三種釉上彩技法。所謂釉上彩,就是先燒成白釉瓷,或者燒成單色釉瓷,也可以燒出多色彩瓷,在這樣的陶瓷上進行彩繪后,再入窯經攝氏600℃至900℃溫度烘烤而成。

      1、粉彩也叫“軟彩”,我國傳統的釉上彩,到了清代康熙五十二年,官窯匠師在琺瑯彩的啟發和影響下,引進了銅胎琺瑯不透明的白色彩料,在工藝上又借鑒了琺瑯彩的多色階的配制技法,創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種。這種白色彩料,俗稱“玻璃白”。由于玻璃白和五彩彩料的融合,使各種彩色產生了“粉化”。紅彩變成粉紅,綠彩變成淡綠,黃彩變成淺黃,其他顏色也都變成不透明的淺色調,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來獲得一系列不同深淺濃淡的色調,給人粉潤柔和之感,故稱這種釉上彩為“粉彩”,在表現技法上,從平填已進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風格上,其布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中國畫的特征。

      粉彩工藝技法要點是用玻璃白打底,用沒骨法進行勾涂渲染,突出紋飾的陰陽轉折和濃淡深淺的立體感。粉彩不含硼,但是含有砷。粉彩的含砷主要體現在借鑒琺瑯彩料的制法,在白色彩料玻璃白中引入砷作為乳濁元素。其作用是,對各種色彩進行粉化,同時借助玻璃白加入量的改變,增多色階。從裝飾的藝術效果來看,具有秀美、俊雅、持重、樸實而又富麗堂皇的特點。凡繪畫中所能表現的一切,無論工筆或寫意,用粉彩都能表現。用這種方法畫出來的人物、花鳥、山水等,都有明暗、深淺和陰陽向背之分,增加了層次和立體感,從而形成了淡雅、精細、填色和洗染、燒成等工藝步驟。

      2、古彩又名硬彩、五彩,是以紅、黃、綠、藍、紫等各種帶玻璃質的彩料,按圖案紋飾需要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釩紅勾線,用單線平涂的方法,再在800-900℃之間二次焙燒而成的一種彩繪。由于它紅綠分明,層次較少,彩色鮮明透徹,故稱硬彩。古彩所描繪的對象常見的有人物、山水、龍風、鴛鴦、松柏、靈芝、花草等。古彩瓷在歷次世界性的博覽會上,受到廣泛的稱贊,是景德鎮陶瓷技術的優秀傳統之一。就年代來說,包括大明彩和康熙彩;就色彩來說,有三彩、五彩和紅綠彩。其技法特點是單線條平面,線條剛勁有力,筆劃簡練生動。古彩的色彩明凈晶瑩,色調對比強烈,形象概括夸張,民間風格濃厚,裝飾性強。
      古彩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單線平涂”,先用紅黑兩種油料勾線,干后再填色,所填顏色沒有明暗渲染,只是平填。而填的顏色燒成后呈玻璃狀的透明色,所以,線就成為古彩的重要手段。古彩所用顏色,全是金屬著色劑,有紅、綠、黃、紫、藍五種基本色。古彩顏色燒成后,透明艷麗,猶如寶石鑲嵌在瓷器上,本身就有裝飾美。線和色,構成古彩的兩大特色,線條是骨干,色彩是血肉,兩者相互補充,相互依存。一件好的古彩作品,必然是線與色結合緊密,能充分顯示出其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和諧統一。
      3、新彩舊稱洋彩,出現于清末,是從國外引入的一種陶瓷裝飾方法。先用五彩顏料在白瓷表層繪以各式畫面或圖案,再入彩爐烘烤,建國后,這種瓷器,稱新彩瓷。經改進,新彩瓷裝飾技法得以豐富和發展,并與現代工藝技術相結合,成為廣泛采用的裝飾形式。當今流行的新彩瓷中除頗有中國寫意畫風格的扁筆新彩外,還有鮮艷明快的刷花、噴彩,規整秀麗的平印、絲印貼花等。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創新,其裝飾格調已形成了當代景德鎮陶瓷藝術的地方特色。
      新彩具有用色自由的表現特點。相對于傳統粉彩、古彩更為隨意大膽,效果也極為豐富多樣。它既可用于繪制山水、花鳥、人物、古意新畫,又可盡寫胸中逸氣,彰顯個性。既可以像古彩、粉彩一樣勾線,又可以制作水墨沒骨畫,還可以復制油畫、水彩畫等,表現力極強,同時色彩種類豐富,發色穩定,呈色光亮,燒成溫度寬,且在燒成前后色彩變化不大,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色彩效果。
      燒成后的新彩瓷具有色彩的穩定性。首先是因為它的顏料是“熟料”,經過了高溫煅燒,所以在進行燒制前后,色彩基本沒有什么變化。而粉彩、五彩等其他色彩,則是生料,在燒制前后完全不同,這就給創作者增加了工藝難度。新彩施彩可薄可厚,工藝簡單,燒成色彩穩定,因此具有較好的藝術保存價值。
      新彩裝飾技法的多樣性。既繼承了傳統陶瓷彩繪的優秀技藝,又有新的表現技巧;既有精細嚴謹刻畫入微的工筆,也有瀟灑奔放、簡潔明快的意筆,精細處毫發畢現,豪放處雄渾強健。大件作品工藝復雜而不失構思嚴密,小件瓷畫繪制精妙而不失靈秀細巧,不受工藝的限制,在配料、作畫、用筆上可以靈活地運用各種造型手段和表現形式創作,這些都是新彩的重要特色。經過長期的研究試驗,陶瓷藝術工作者在新彩瓷畫的創作實踐中,創造了多種具有新意的表現技法,有流霞彩、水墨彩、瑪瑙彩、珍珠彩、古雅彩和指畫等技藝。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極具特色的陶瓷藝術——“古雅彩”這種新的陶瓷裝飾技法,它博采眾長,融中西之法于一體,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出于藍而勝于藍,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獨創。
      釉上彩裝飾的任何表現形式與技法都不是目的,而如何在這些形式與技法中表現出內涵與思想才是關鍵。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關注時代、關注生活、開闊眼界,同時還要善于吸取不同領域的藝術與科學知識,然后憑借個人的藝術素養與興趣進行創造。

      責任編輯:涂春承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