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陶瓷粉彩山水畫藝術
-
小陶陶
2019-06-19 203
00
陶瓷粉彩山水畫藝術,博采了紙上中國畫之長,融會貫通,具有獨特技法和特殊的藝術效果。
一、粉彩山水畫的表現題材
粉彩山水畫以自然風光為表現題材,在山水作品中,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也有鄉村田園漁、樵、耕、讀的生活情趣,山居圖、行旅圖等畫面。粉彩山水畫色彩絢麗明快、線條剛勁有力、構圖新穎別致、意境含蓄深遠,精練地展現出壯麗山川的奇妙景致。
陶瓷粉彩山水畫
山水畫的特色之一是將人物與山水相融匯。歷代山水畫,雖然都是以自然山水為表現對象,但是,往往都在作品中以人物點綴,表現了人們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情景,顯示出鄉村田園的勞動生活情趣。在山水畫中如果只畫山水,就會顯得比較單調。雖然山巒重復,樹林掩映中也有令人向往之處,但是,在畫中再體現出人的形態,就會使畫面增添生氣活力,因此,山水瓷畫中,常以“漁、樵、耕、讀”的勞動生活入畫,陶瓷藝術家運用精練的構圖形式,把豐富的景物和人物組合在畫面中,構思巧妙、意蘊深刻。在歷代山水瓷畫中,“漁、樵、耕、讀”是常見題材,其裝飾手法有兩種,既有把漁樵耕讀畫在一起的,也有漁、樵、耕、讀分開來畫的作品。
在創作中,藝術家從大自然中來,再以恰當的繪畫語言、完美的繪畫手法展示于世人。由于藝術家們特有的來自于對自然與生活細膩、獨特的感受,所以在進行創作時便可信手拈來。畫家在每一幅作品的創作選材中,無不將其與之俱來的天性蘊含其中,使作品溫潤優美。為了更深刻地表現大自然的萬千景象,陶瓷藝術工作者創作山水畫,就要經常深入大自然,到名山大川中去觀察寫生,對景作畫,收集創作素材。把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寫生作畫時,身心都沉浸到美妙的景色里,進入到“物我兩相忘”的出神入化意境。
二、粉彩山水畫的意境表達
粉彩山水畫強調筆墨情趣,強調畫面的意境。“意境”是我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它是構成藝術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亦是粉彩山水畫品格高低的重要評價標準。意境在粉彩山水瓷畫中的內容較多,作品的主題、構圖、形象、細節,往往都在“意”字上下功夫。山水畫常采用夸張、變形、概括、簡練的手法來表現對象。在描繪客觀對象時,不以表現對象真實為目的,而是借助筆墨為手段,以達到畫面的詩情畫意為最高境界。因此,粉彩山水畫的山水要比真山真水更美、更符合詩意、更符合人們的理想境界。
要創作出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的粉彩山水畫作品,首先是要正確處理好“景、情、意”三者之間的關系;其次要借助特定的藝術表現手段和形式才能實現。在粉彩山水畫的具體創作時,要營造什么樣的意境,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精心地構思、立意,做到意在筆先,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不論何種意境的營造需經歷一個以情觀景、觸景生情、寄情于景,最后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奇妙境界的過程。
在創作粉彩山水畫作品時,要注意造意審美,注意氣韻生動,注意賓主之位和遠近態勢,使畫面有靜有動,虛實對比,從而形成野曠山崖泉水的通暢和質感。在整個布局構圖定型后,在瓷胎上將主、附景繪好,使整個圖稿達到意在筆先,取景造型準確傳神,立意形神兼備,具有引人入勝,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此外,通過在大自然中的觀察、體驗和寫生作畫,把對大自然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從中產生意趣。
藝術追求無止境,粉彩山水畫藝術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更具有時代特色的陶瓷粉彩山水畫精品
三、粉彩山水畫的裝飾藝術
粉彩山水畫具有很好的裝飾性,以色彩豐富、粉潤柔和、秀麗雅致為特色。粉彩山水畫在用顏料裝飾繪畫時,有鮮明的明暗、深淺、陰陽的層次對比,在繪制工藝上,傳統粉彩山水以勾線、填彩、渲染、接色等技法敷彩,線條精細,色彩絢麗。在布局、技法上,粉彩山水吸收了國畫工筆山水的風格。現代粉彩山水,在傳統粉彩山水的基礎上,發生了重要變化,在材料、裝飾形式、工藝特點、表現形式上,都有新的特點。現代粉彩山水畫要在繼承基礎上發展創新。
粉彩山水綜合裝飾有多種形式,一種是在瓶口、瓶足施以影青釉,并刻有邊飾圖案的瓷瓶上用粉彩加繪山水。還有在釉下用書法雕刻、圖案雕刻,再在釉上配上粉彩山水主題繪畫,形成現代粉彩山水綜合裝飾藝術。
粉彩綜合裝飾藝術吸收了現代藝術創作理念,突破了傳統粉彩山水的裝飾形式,表現形式豐富,裝飾效果更好。雕刻與彩繪結合,雕刻與繪畫渾然一體,書法與畫面相襯托。色釉與繪畫相結合,這種裝飾形式既能體現高溫顏色釉的天然肌理,又能體現彩繪技藝。其表現技法是,先用高溫花釉或紫金釉在坯上渲染山坡、巖石塊面,施釉燒成后再在釉上用粉彩、新彩顏料描繪樹林、房屋、人物、動物。由于高溫顏色釉在高溫窯變時會顯現豐富的色澤,用粉彩和色釉結合創作出來的山水瓷畫斑斕絢麗,畫面與色釉結合巧妙自然。
責任編輯:涂春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