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日用陶瓷企業應對反傾銷會計對策

      小陶陶 2019-06-01   76
      0
      0

      我國日用陶瓷企業頻繁遭遇世界各國的反傾銷指控,而會計作為反傾銷訴訟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從會計角度分析原因并積極應對,就日用陶瓷企業應對反傾銷開展會計對策研究具有戰略意義。


      景德鎮高檔釉中骨瓷餐具套裝

      中國陶瓷精美絕倫,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瑰寶,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與推崇,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產國和出口國,我國日用陶瓷制品在歐盟市場占有率達到近五成。然而近年我國陶瓷產品先后遭遇到多起反傾銷事件。傾銷被視為一種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反傾銷也成為各國保護本國市場,扶持本國企業強有力的借口和理由。我國日用陶瓷的使用比一般陶瓷更頻繁,世界各國進口的次數與用量也更多更大,因此遭遇反傾銷的幾率也更大,會計作為反傾銷訴訟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對其開展會計對策研究意義重大。

      一、日用陶瓷企業應對反傾銷會計存在的問題

      (一)反傾銷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1、會計檔案保管不嚴密。許多陶瓷企業未按規定建立會計檔案和檔案管理制度。目前,我國很多陶瓷企業財務和會計部門沒有或不及時向管理檔案的部門移交會計資料,相關產品生產細節、產品質量等其他數據沒有及時收集和轉移。也沒有配備專人進行保管。由于我國企業會計檔案存儲系統并不健全,許多企業在反傾銷訴訟時不及時提供適當的會計信息,無法完成問卷調查和現場處理會計確認,導致反傾銷訴訟失敗。

      2、外部審計未形成常態機制。我國許多日用陶瓷企業很少雇用專門審計機構對其財務報表進行獨立審計,外部審計沒有形成常態機制。只有在臨時需要時聘請外部機構,審計其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審計遠遠沒有形成系統化操作,其會計資料與數據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在應對反傾銷訴訟中,應訴的企業如果沒有及時提供經過正規審計的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的真實與否必然會引起反傾銷調查方面的質疑。

      3、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我國一些陶瓷企業會計人員職責分工不清,財務管理比較混亂。原始憑證不真實、不合法、不完整,填制的記賬憑證不規范,不依法建賬,賬表、賬賬、賬實、賬證等嚴重不符,會計處理方法前后不一致,會計計量口徑不一,不便于對比。對于成本費用的操縱現象也較嚴重。會計人員的業務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單位領導的影響,會計工作中基于各種原因,隨意變更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隨意調整資產、成本數字的現象時有發生。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給反傾銷應訴留下隱患。

      (二)反傾銷會計知識欠缺。許多日用陶瓷企業對陶瓷出口價格和出口數量的潛在風險低估了,只想盲目地占領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而部分陶瓷企業在遭遇了出口陶瓷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時,才明白反傾銷在很大程度上與會計相關。中國陶瓷產品應對反傾銷,被告方企業需要配備專業的反傾銷會計人員,收集應訴方反傾銷的會計信息。反傾銷會計人員應該了解會計專業知識和國內外會計準則,通曉一至兩門外國語,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還需了解反傾銷調查的程序和內容等。在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的過程中,涉及傾銷和反傾銷訴訟的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也越來越頻繁,但國際化的中國反傾銷會計人才短缺與每年激增的反傾銷案件很不協調,中國企業應對反傾銷的反傾銷會計人才極其缺乏。

      (三)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準則存在差異。盡管近年來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一直在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道路上奔走,但相對而言,與國際會計準則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現金折扣的處理和匯兌損益的處理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這勢必導致了我國會計上產品成本計算與國際反傾銷法規中的產品成本的計算口徑有不一致。我國很多陶瓷企業未將損耗成本計入,造成制造成本虛低,數據不準確。采用分批法或定額成本法簡化工作量,簡單但記錄不詳細,成本資料不全,調查的時候無據可查,有些企業還可能從利潤的角度考慮,希望通過降低成本,而虛增利潤,但卻是把雙刃劍,同時也為進口國認定傾銷提供了依據。

      二、日用陶瓷企業應對反傾銷的會計對策

      (一)規范反傾銷會計基礎工作

      1、規范會計處理流程。企業要嚴格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加強企業會計資料管理。陶瓷產品原料眾多,每一種原料的名稱、代碼、單價、數量等,都應有準確的過程記錄。沒有詳實的過程記錄,在反傾銷調查中就不能提供讓人信服的財務資料。因此,企業對會計事項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一系列過程都要嚴格把關,以達到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對會計資料的分類與存儲,并形成各級各類詳實的會計檔案,以便于反傾銷調查中的會計舉證。

      2、優化產品成本核算。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認識到,一些習以為常的工藝流程差異度對產品價值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對于日用陶瓷企業而言,各類產品具有鮮明的不同質性,不同的工藝流程導致產品的品種與品質的明顯差異。所以,優化產品生產成本核算,探尋一種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比如品種法)是確保會計信息合法的重要途徑。

      3、適時調整會計政策。基于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準則在計量屬性等方面的差異而可能遭受的反傾銷起訴,出口企業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在不違反公認會計原則的條件下,適時適當地調整會計政策,如存貨計價計量屬性的差異,職工薪酬方面的差異、匯兌損益方面的差異等問題,通過合理合法手段調整費用與成本的分配關系以降低產品的正常價值、提高出口價格,從而減少傾銷幅度。

      (二)形成反傾銷會計人才培養機制。陶瓷行業應該根據自身行業的特點,定期邀請反傾銷復合人才針對陶瓷行業和企業會計人員開展反傾銷會計、外語、法律、進出口流程、國際貿易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培養一批優秀的反傾銷會計從業者。除了企業自身,政府部門及相關部門在企業反傾銷過程中也起到關鍵作用。政府應該從國家商務部、研究院、大學和其他單位中選擇一些具備較高反傾銷會計、法律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的人員,組成專門團隊,到國外進行反傾銷會計的集中培訓,獲取國際反傾銷的前沿知識,培養一批反傾銷專家和學者。針對反傾銷案例和專業的特殊性,實行反傾銷調查與律師和會計師是分不開的,對反傾銷會計人員在會計和法律知識方面的培養非常必要。注冊會計師進行反傾銷法律知識培訓,律師進行反傾銷會計培訓,雙向培訓,多方努力,全面配合,形成反傾銷會計人才培養機制,才能真正培養一批優秀的、反傾銷復合型人才。

      (三)建立反傾銷財務預警機制。我國陶瓷企業大多缺少居安思危的安全戰略意識,對出口過的情況跟蹤了解甚少,對外國競爭對手的資料更欠缺,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反傾銷應訴過程中,應建立完善的應對反傾銷的財務預警系統。財務的預警監控和功能是指運用會計等手段對出口產品的價格、數量、國際市場、國內生產、經濟指標、進口國貿易政策等因素進行實時的跟蹤,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監測和分析,以便于企業提高反傾銷的意識,并即時主動采取相應的措施。企業要利用和境外進口商交往的便利和駐外分支機構收集其產品進口國同類產品的價格、成本、市場份額、盈利狀況和進口國應訴反傾銷的法律規定等方面的信息。陶瓷企業可以對內外部信息系統所獲取的各種相關信息資料進行整合和分析,為企業可能會遭遇的反傾銷調查提供早期的財務預警提示,便于企業在面對反傾銷訴訟時能夠采取有效的對策,從而避免或減少企業的損失。

      在我國日用陶瓷業遭遇國際反傾銷的嚴峻形勢下,從會計的角度提出日用陶瓷企業更有效應對反傾銷的對策與方法十分必要。日用陶瓷企業合理應用反傾銷會計對策,在法律支持、政府措施、行業引導、企業組織等多方面齊抓共管的大環境中定會走出遭遇反傾銷的陰影,迎來更廣闊的天地。


      責任編輯:蘇曉薇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