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泉瓷畫藝術

      小陶陶 2019-04-26   387
      0
      0

      我很早就知道已故陶瓷美術家王云泉的名字,緣由是他的瓷畫作品和技藝在陶瓷美術界、收藏界均有較大的影響。不久前,應邀到我市藏瓷家胡志德先生的住處集中見到了王老的一批山水瓷畫遺作,百聞不如一見,確實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很遺憾未與王云泉見過面,但其盡善盡美的多幅山水瓷畫作品,展現出來的精細至微的藝術構圖、清新淡雅的墨彩和深厚的藝術功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王云泉的山水瓷畫,有著非常扎實的傳統中國山水畫底蘊。他在多年研讀、臨摹歷代名畫中,以其較高的悟性、敏銳地把握住傳統繪畫中的精華之所在,其筆墨、設色、經營位置得古人之妙,作品古樸中透著時代氣息,氣勢磅礴中又有一股清潤之氣,格調高雅、別具情趣。觀他的山水瓷畫,往往可使人的靈魂在秀美、神奇的意境中得到凈化,從而使拘于眼前的“物趣”者,領悟到“逸趣”“大趣”的可貴。

      謝赫在《古畫品錄》中將繪畫藝術歸納成六條標準,其中“氣韻生動”是六法的核心。我們認為“氣韻生動”即為畫面的氣勢和韻味,“氣”是畫中貫注的一種創作激情,“韻”是體現畫面的節奏、旋律等。王云泉的山水瓷畫基本上具備這些特征。在畫面中,他將傳統山水畫技法注入現代審美意識,使墨、色、水三者巧妙地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各不相擾,又各顯靈性,形成特殊的韻味和自然天成的藝術效果,從而達到“氣韻生動”的境界。

      王云泉從藝六十多年,到過很多地方,他遍游廬山、井岡山、黃山、九華山以及浮梁、樂平的山山水水,上云貴,下三峽,沉浸在祖國多嬌的山水之中,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在雄偉壯麗的山河面前,拜自然為師,熱愛它、尊重它、感悟它,從它無窮的、豐饒的源泉里汲取養分,提煉出藝術的精華。看他的山水瓷畫作品,總有一股大自然的鮮活氣息撲面而來,山川之美與筆墨之美緊緊地融合在一起,自然中真實的山水與瓷畫中的山水合二為一所產生的藝術魅力把你吸引進去,跨過王云泉為你架起的橋梁,去感知祖國的大好河山,去品味中國山水瓷畫的美妙境界。

      王云泉的山水瓷畫有情、有理,富有時代感。但他的瓷畫又不單單是情理和時代的圖解和注釋,而是通過筆墨創造藝術形象來感動人的。觀他的瓷畫是感受他所畫的祖國山河景色之美,而這些景色是具體的藝術語言構成的藝術形象、藝術境界、藝術形式美。從而使傳統的山水瓷畫藝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進而也使他成為中國當代山水瓷畫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師級人物。


      王云泉的山水瓷畫雖尺幅不同,境界有大有小,風物有博有約,但給人的總體印象是構圖飽滿,境界新奇,崗巒錯縱雄強,草木豐茂多發,千巖竟秀,萬壑爭流的奕奕生氣。他的畫作有不少是重在描繪人物所處的環境位置以及人物的舉止。而山溪樹石則成了人物的陪襯和背景,山水瓷畫的意境是通過點景、人物來凸現的。在王云泉傳世的《公園攬勝》《孤山放鶴》《漁樵耕讀》《江南春色》《放牛樂》《春景圖》等遺作中,我們可知王云泉構圖的“犄角”是人物及其居所。他在我所見到的許多山水瓷畫構圖中,均妥善地安排了人物所在的位置,也就等于安排好了人物。從而使山水瓷畫的意境自然浮出水面。這是王云泉山水瓷畫藝術構思的突出特點。

      《漁樵耕讀》是王云泉的一幅有現代生活氣息的力作。此作以朗潤、細如毫發的筆調營造出一個可游、可居、可觀、可賞的藝術境界,從而引發讀者極為豐富的審美聯想。此圖繪江南早春,峻拔秀麗的峰巒下,江畔坡岸已被青綠之色的嫩草覆蓋,平靜的水面上停靠和游弋著捕魚的小舟,牧童坐在牛背上悠閑地唱著歌,而江水兩岸的樓閣屋舍,則同樣被掩映于茂盛樹木的新綠之中。畫中的山石肌理多用側峰點厾或點苔的技法,山石突出乍眼,

      大小堆積,長短簇擁,其形好似香蕉,其勢猶如涌濤,頗具質感和動感。最為令人嘆服的是,通幅畫作雖多用醇清翠亮而不透明的青綠設色,但卻能在敷色時既不掩蓋原來的勾擦皴色,又能使瓷畫中的山石樹木結構清晰,分出陰陽,艷而不俗,故顯得既明麗、沉著,又活潑、生動、細膩,顯現出筆法講究、造型精美、用色得當、意境幽秀的審美特征。

      王云泉是瓷都景德鎮近現代山水瓷畫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應該說,他對中國工筆兼寫意山水瓷畫的貢獻非常突出。盡管王云泉的價值直到今天仍沒有被真正地全部解讀,但他的山水瓷畫藝術卻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特殊時代的瓷都孕育了王云泉,同時也成就了他的藝術,確立了他在當今中國瓷壇的歷史地位。

      藝術欣賞、藝術評論本是見仁見智的事,我哆嗦了這么多,也許談到了一點東西,也許什么也沒談清楚。門外人談瓷畫,只是一種聲音。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羅丹斷言“藝術就是感情”。王云泉先生一生鐘情于祖國山水,縱情于陶瓷山水藝術,大自然中留有他的足跡,陶瓷山水作品中凝聚他的靈魂。如今,他雖然作鶴遠去了,但品讀他的遺作仍不斷給這個世界帶來感動。苦與樂、順與逆、悲與喜、簡與繁、清貧與富裕、失意與得寵,平生一本心,目光所及都是筆下淡泊的山水風景,筆畫所觸的一切都是一種頂天立地的豪情。他的藝術生涯和藝術作品,對于我們研究中國現當代陶瓷美術史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陳莎婷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