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曾是“世界官窯” 今成“世界瓷都”

      小陶陶 2019-08-09   泉州晚報1384
      1417
      0
      “泰興號”沉船的部分德化古瓷將于近日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白”德化陶瓷再度吸引世界目光;“中國白”曾受歐美貴族追捧,今亦銷往海外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德化跨境電商蓬勃發展,“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吸引海內外藝術家參與……

      核心提示

      “駢肩集市門,堆積群峰起。一朝海舶來,順流價倍蓰;不怕生計窮,但愿通潮水?!鼻宕禄娙肃嵓娌旁凇陡G工》這首詩中如此描寫德化瓷的盛景。

      作為全球首個“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時代,至唐代后期,德化三班、泗濱一帶制瓷業已開始發展,唐末五代出現陶瓷專著《陶瓷法》和《梅嶺圖》。宋元以后,德化瓷大量進入國際市場,暢銷海外,成為當時“海上絲綢之路”最主要貿易品之一。著名的“泰興號”沉船上,35萬多件以德化陶瓷為主的瓷器,生動再現了當年德化陶瓷的興盛以及德化“中國白”在歐洲的美譽。近日,“泰興號”沉船上的德化古瓷將被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為“中國白”的輝煌再續榮光。

      歷經歲月磨洗,德化白瓷歷久彌新。德化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國家級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獲評中國瓷都、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榮膺全球首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世界陶瓷之都”稱號。如今,德化有3000多家陶瓷企業,去年創造了328.5億元的產值,陶瓷產品80%銷往海外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朝著2022年實現陶瓷產值500億元目標邁進。□記者 許文龍 莊建平 實習生 周倫燁 陳紹鈺 通訊員 李宏圖 王雙季 文/圖(除署名外)

      “泰興號”沉船的“中國白” 印證德化瓷外銷史

      “泰興號”城雕被鮮花簇擁在德化(賴建明 攝)

      “泰興號”城雕被鮮花簇擁在德化(賴建明 攝

      1999年,“泰興號”沉船浮出水面,船上的35萬多件瓷器大多來自德化,瓷器之美轟動世界,也把德化陶瓷“中國白”的榮光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打撈清代沉船 35萬多件瓷器主要來自德化

      1822年1月,清朝道光二年,一艘名為“泰興號”的巨型三桅遠洋中國帆船從廈門港出發,朝荷蘭殖民地爪哇島的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駛去。這是一艘長約62米、寬約26米、重1000多噸的商船,船上載有近2000名乘客、船員,乘客中包括商人、學生以及大批前往爪哇謀生的中國勞工。此外,船艙內還載有許多貴重貨物,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居住在南洋的中國、日本、英國、瑞典和法國富商訂購的大量中國瓷器。

      當年2月7日晚,當船行駛至蘇門答臘和爪哇島之間的“貝爾威得淺灘”水域時,船體因為天氣原因不慎觸礁,船身瞬間進水開始下沉,并在一小時內迅速沉沒。危急時刻,一同航行的另一艘小型帆船得到求助的信號后立即上前營救,卻因承載量有限僅救回十幾人。兩天后,一艘恰好經過的英國貨輪陸續救回約180名在海上漂流的幸存者。自此,其余1800多人以及整船的貨物不幸隨著船只沉入海底。

      順美陶瓷博物館收藏的德化古窯址出土的瓷器在造型紋飾等方面與“泰興號”古瓷相同

      順美陶瓷博物館收藏的德化古窯址出土的瓷器在造型紋飾等方面與“泰興號”古瓷相同

      1999年5月,英國打撈隊伍在當年發生海難的海域發現了“泰興號”沉船,隨即組織打撈。經過專家鑒定,船上的35萬多件瓷器大多是18世紀和19世紀初德化生產的專供出口的青花瓷,以青花盤、碗、杯、碟、罐、蓋碗等日用瓷居多,有靈芝紋青花盤碗碟,“晨興半名香”青花盤,梅雀圖青花蓋碗,蘭、竹、菊青花盤,青花小湯匙,菊花紋青花盤,壽字紋印青花碗,圈點紋青花小碗等,瓷器紋飾中隨處可見極富民族氣息的生活圖案。

      買回被拍賣德化瓷捐給德化陶瓷博物館

      2000年,英國打撈隊伍的負責人邁克·哈徹在德國花巨資建造了一座仿制“泰興號”的帆船樓,將這批瓷器進行長期展覽,并于當年11月將這些瓷器悉數拍賣。得知此次拍賣消息后,德化縣委縣政府通過德化籍華僑鄭德力,在拍賣會最后一天購得了72件古瓷珍品。2001年,這些瓷器順利回歸故里,并于當年6月在德化縣陶瓷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

      “青花料大部分運用石子青等國產青料,發色暈散,相對柔和?!钡禄沾刹┪镳^館長鄭炯鑫介紹,特別是青花盤具有典型的蚯蚓走泥紋,體現了德化民窯的風格特點。而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中,還有許多德化桐嶺、嶺兜、后井等窯址先后出土的青花瓷,陶瓷的造型、花紋和質地都與“泰興號”沉船瓷器非常吻合,有利印證“泰興號”沉船上的瓷器確實產自德化。

      收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館的“泰興號”沉船古陶瓷

      收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館的“泰興號”沉船古陶瓷

      記錄“泰興號”沉船陶瓷的圖錄

      記錄“泰興號”沉船陶瓷的圖錄

      2002年,曾參與“泰興號”打撈工作的臺胞程子朋與印尼等地的一些華人再次來到沉船事發地,打撈出數百件完整的、質地精美的古瓷。程子朋挑選出36件完好的、品種多樣的德化產青花瓷,于當年8月捐贈給德化縣陶瓷博物館。

      清代,青花瓷代替白瓷成為德化窯生產的主流,這一時期的德化釉下青花瓷器樣式繁多、爭奇斗艷,題材包括歷史故事、人物仕女、禽獸花果、山水景物等,風格明凈素雅,筆法樸實粗獷,構圖簡潔舒展,充滿生活氣息?!啊┡d號’瓷器具有典型的德化陶瓷風格。”當年參與捐贈儀式的廈門大學教授、原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葉文程介紹,“泰興號”上打撈出水的德化陶瓷不僅驗證了德化瓷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影響,也為進一步研究德化窯瓷、德化瓷外銷史及中國古代港口的貿易情況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

      中國白”風靡世界 “世界官窯”贏得榮光

      月記古龍窯煥發生機(陳志明 攝)

      月記古龍窯煥發生機(陳志明 攝

      第一個把德化白瓷稱作“中國白”的是法國人普拉德,他在《1692年巴黎通訊地址實用手冊》一書中首次寫出了Blanc de Chine(“中國白”),自此“中國白”開始風靡歐洲乃至聞名世界。德化瓷,成為歐洲國家皇權和身份的代表之一;德化,因此有了“世界官窯”的美譽。

      德化瓷傳到海外 受到歐美貴族追捧

      “既多且美”,這是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對德化瓷器的由衷禮贊。這位曾在中國生活17年之久的意大利人回國后,不但帶去了德化瓷,還在游記中記述德化瓷器及其燒制過程?!恶R可·波羅游記》的廣泛流傳,使“迪云州”(指德化)的名字在世界各地不停地游走。

      泉州是千年“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在宋元時期,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德化全縣目前已發現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國的窯址多達245處,全縣18個鄉鎮都有古窯址分布,可見窯火之盛,陶瓷文化之悠久。德化的陶瓷溫潤、明凈、典雅、精巧,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輸出商品。

      據記載,在中國瓷器進入歐洲以前,西方人日常應用的器皿都是以陶器、木器和金屬器為主。所以瓷器一傳入歐洲,立即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擁有中國瓷器成為歐洲上層貴族身份的象征。17世紀,德國的三任皇帝都收藏了大量的德化白瓷,雖然歷經戰亂,至今仍存有400多件德化瓷塑精品。20世紀60年代,法國總統在凡爾賽宮舉行盛大國宴時還隆重使用200年前皇家陶器工廠生產的仿制德化“象牙白”餐具。

      “馬可·波羅罐”是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件到達歐洲的中國瓷器

      “馬可·波羅罐”是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件到達歐洲的中國瓷器

      在德化縣順美海絲陶瓷博物館中,游客進門后看到的第一件瓷器,是館內最中央的位置 “馬可·波羅罐”,那是典型的德化青白釉瓷罐,與馬可·波羅曾經帶回去的瓷器同款?!榜R可·波羅罐”是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件到達歐洲的中國瓷器,目前收藏在威尼斯圣馬可教堂。

      有趣的是,在博物館內,除了觀音、達摩等一些經典瓷塑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具有西方風格的軍持、咖啡杯等日用瓷,以及來自圣經等基督教題材的小工藝瓷。據學者研究,那是千百年前,德化人根據外國客戶的文化、風情、習俗等需要而設計生產的“私人定制”的“外國風”瓷器,足見當時德化瓷對外貿易交流的繁盛與深入。

      一個家族商號傳奇 見證“海絲”商貿盛況

      三班鎮歷來是德化陶瓷生產重鎮,位于三班鎮的大興堡,是一座保持完整清初原貌的著名土樓,由碩杰鄭氏大興支脈先祖鄭展樞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元月建成,曾經發揮了德化陶瓷出口貿易集散地的作用,印證了“海上絲綢之路”商貿盛況。2014年年初,福建土樓民俗文化專家林海川在看過大興堡后認為,大興堡可能是“商號”而非居住樓。“古堡的構造、用途上均與居住類古堡有所不同,其建筑格局是兩排商鋪式屋宅,中間有寬敞的中軸街巷,應是典型的貿易場所?!编嵤虾笕?、順美集團總經理鄭圻增說,史料也記載著有關“大興陶瓷商行”商號的相關信息。

      重建中的大興堡(資料圖片)

      重建中的大興堡(資料圖片

      “在德化縣通往海路的線路中,往永春縣五里街‘許港’是最短也是最便捷的線路,而三班鎮的大興堡處在其必經之路上,因此成為德化潯中、三班一帶陶瓷產區通商貿易的主要集散地。”泉州市博物館館長陳建中介紹,“在大興堡周邊,就有20多處宋元至明清的古窯址遺存,這些古窯址里出土了很多外國來樣訂貨加工的標本,比如荷蘭人戴三腳帽的小工藝品等?!苯陙?,鄭氏子孫正在積極促成大興堡的修復工作,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座修舊如舊的大興堡將出現在世人面前。

      德化瓷再出發 “一帶一路”展風采

      德化人根據外國客戶的文化、風情、習俗等設計生產的“私人定制”“外國風”瓷器。

      德化人根據外國客戶的文化、風情、習俗等設計生產的“私人定制”“外國風”瓷器。

      2019年7月5日,以“新時代的中國:生態福建 絲路揚帆”為主題的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舉行,14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駐華代表及工商界代表等500余人出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遺“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明良在活動上展示了德化陶瓷雕塑技藝,精湛的白瓷作品,贏得了海內外嘉賓的贊許。

      頻繁亮相國際活動 德化瓷品牌獲認同

      50歲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去年年底收到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寄來的其作品《紙》的收藏證書,此時距離其曾祖、清末德化陶瓷藝人蘇學金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已有100余年。蘇獻忠來自于德化數以千計的世代制瓷家族,從其曾祖父創立“蘊玉瓷莊”至今,傳至他手中已是第四代。在他看來,瓷和茶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商品,更是當時隨絲路傳播、影響西方社會的中國文化符號,“今天,德化的‘中國白’仍然可以作為與世界對話的媒介,但是我們如果一直停留在傳統中,就很難與當今世界文化產生交流和共鳴”。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創作《中國家規》的代表人物楊震雕塑作品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創作《中國家規》的代表人物楊震雕塑作品

      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上,陳明良精湛的白瓷作品,贏得了海內外嘉賓的贊許。

      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上,陳明良精湛的白瓷作品,贏得了海內外嘉賓的贊許。

      今年5月27日,第二屆“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入圍名單公布,101名入圍藝術家中,中國藝術家56人。近年來,德化通過推出“中國白”全球推廣計劃和“中國白”品牌共享計劃,參加中法文化論壇,組織“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組織參加廣交會和法蘭克福等地國際知名展會,讓德化成為“海絲”路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瓷都。

      外國客商紛至沓來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

      與泉州人喜泡功夫茶不同,在德化順美,彌漫在展廳洽談區的則是咖啡香,折射出外國采購商紛至沓來的景象,也是屬于德化的不一樣的待客之道。

      “我們已經相識20多年,跟兄弟一樣。”從2005年開始,黎巴嫩友人比利可每年都會來德化,與德化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探討市場需求和生產合作。鄭鵬飛認為,在當前中國實施“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與沿線國家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廣闊,順美國際產品展區擺滿了與各知名外企聯合開發的陶瓷卡通形象產品。如今的順美,是德化陶瓷千百年來外銷的縮影,它不僅在德國哈根注冊成立了公司,更聘請當地工藝美術專業人員,圍繞歐美風俗文化習慣進行策劃設計。公司每年出口陶瓷產品幾千萬件,產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8年保持每年漲幅5%以上,出口創匯連續7年保持德化總量第一位。

      美國客人到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考察

      美國客人到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考察

      外國客商在德化協發光洋選購日用陶瓷用品

      外國客商在德化協發光洋選購日用陶瓷用品

      “每個月有100多萬件陶瓷日用餐具從這里流向美洲、歐洲、澳洲、亞洲等世界各地,成為各大五星級酒店、大型跨國集團的指定餐具。”德化陸升集團董事長助理鄭富垚介紹,為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的需求,公司在日本、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聘請了專業的設計師團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后,公司的客戶也從5年前的涉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拓展到60多個,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銷量、銷售額都有明顯增加?!?/span>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福建海絲核心區、泉州海絲先行區的加快建設,德化縣圍繞“強力打造跨境電商生態圈”目標,緊緊把握“互聯網+外貿”趨勢,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推動陶瓷出口外貿“電商換市”,創建了國家級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率先舉辦了首屆中國陶瓷電商峰會。目前,德化擁有電商企業7500多家,已培育跨境電商企業100多家,并率先在美國、俄羅斯設立陶瓷跨境電商海外倉,率先制定陶瓷電商4項國家標準和1項省級標準并列入科技部研發項目。2018年,全縣電商交易額達106.3億元,比增24.7%。今年5月,德化順利通過商務部和財政部評審,成為全國十個之一、全省唯一的全國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十大典型縣,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中國茶具城成為德化新地標,也是陶瓷茶具重要集散地,全國80%茶具來自德化。

      責任編輯:黃敬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