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全: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 塑造獨有的特色陶瓷

      小陶陶 2019-02-22   泉州晚報1369
      1245
      0

      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獨具魅力的城市。宋元時期的泉州,匯聚了世界各地的商貿人員在此交易,開放的市場不僅促進了當地人民思想的開化,推動東西方商貿發展繁榮,同時在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侯文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專職副理事長、秘書長。


       

      自宋元時期開始,德化陶瓷就伴隨著中國文化輸出到世界各地,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弘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近年來,有著深厚陶瓷產業基礎的德化,在原有傳統陶瓷制造工藝和陶瓷文化的基礎上,改進、創新、完善相關工藝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使德化陶瓷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上個世紀90年代,全國各地的企業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為了促進全國陶瓷行業的發展與交流,我們協會組成考察團走訪全國各地陶瓷產區,與當地專家學者及企業家深入交流,共謀陶瓷產業發展大計,其中一站便是德化。此后的幾十年里,我多次造訪此地,見證了當地陶瓷產業從小到大,再到走出獨創品牌的整個過程,也深切地體會到,陶瓷企業積極地以包容創新的姿態投身產品開發中。

      當時的德化,生產陶瓷的多是一些國營老瓷廠,鮮見私營陶瓷企業,德化陶瓷雖然在國外很有名,但在國內知名度卻并不高。1998年,德化在北京一個歷史博物館舉辦德化陶瓷展,反響特別好,吸引了一大批陶瓷愛好者、收藏家前來,參展陶瓷也一售而空,從而跨出了德化陶瓷品牌化的第一步。受此啟發,為了拓寬德化陶瓷在國內的銷路,讓更多人知道、了解并喜歡上德化陶瓷,德化開始在全國一些城市舉辦有關陶瓷的展覽。

      陶瓷的發展之路是一個不斷求變的過程。要讓德化陶瓷進一步走出去,拓寬產品的銷量,就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產業,對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

      一是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杜絕同質化競爭。德化雖然生產的白瓷量多,但同質化競爭現象較為嚴重。因此,德化陶瓷需要創新,通過培養當地的設計、裝飾人才,提高設計、裝飾水平,將藝術體現在陶瓷上,提高產品的價值。若是走同質化競爭道路,意味著要以量取勝,企業之間必然存在著相互競價、互相打壓的現象,不利于陶瓷行業的長遠發展。

      二是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人才是技術的繼承者、藝術的創新者,因此德化培育了一批從事陶瓷行業的國家級、省級大師,并一貫堅持以師帶徒的教學形式,培育了很多年輕的陶藝家,將陶瓷的制作技藝傳承下來。此外,當地興建了如泉州工藝美術學院之類的陶瓷院校,以系統化教學的方式,為陶瓷產業輸送了更多的人才。但人才短缺依然是陶瓷產業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對此,當地政府應當發揮更大的作用,制定更多的扶持政策來吸引人才。

      三是要堅持德化“中國白”的特點。德化陶瓷質地堅密、細膩典雅,而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它獨有的“中國白”。特殊的地質結構孕育了當地獨有的瓷土,取用這種獨特的材質燒制出的陶瓷晶瑩剔透、溫潤如玉。上釉或不上釉的德化白瓷都很漂亮,這是因為其原材料決定了它獨有的特點,所以德化必須抓住這個特點,塑造德化自己特有的產品。(記者 許文龍

      責任編輯:黃敬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