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大師李天翼攜手德化寶兜藝術館共創白瓷新篇章
-
小陶陶
2018-09-15 中華陶瓷網1564
8980
今年來,著名書畫作家李天翼老師加盟德化寶兜藝術館,與蘇銀溪先生聯手,演繹書畫與陶瓷的完美結合。
寶兜藝術館與蘇銀溪
在“德化古玩城”內的主建筑大樓二層和五層,蘇銀溪細細品味琳瑯滿目的藏品。蘇銀溪告訴記者,“展廳藏有德化現代名家作品有數百件,另外還有上百件上世紀德化廠集體創作的各類經典瓷作,這些作品的創作時間橫跨半個世紀,見證了德化當代瓷雕的創作和發展歷程。”
著名書畫家李天翼
李天翼則是一遍又一遍聚精會神地創作。李天翼老師表示,德化的陶瓷他甚是喜歡,每一個作品都是他的心血,必須以最好的狀態完成。
蘇銀溪與寶兜藝術館
在“寶兜藝瓷”數百平方米的展廳里,瓷藝作品林林總總。除了寶兜公司自行設計創作的現代瓷藝作品外,數百件德化近代、當代、現代瓷藝大師的作品也相嵌其間,包括一批耳熟能詳的大師名字:李天翼、蘇勤明、蘇清河、陳其泰、陳德卿、許友義、許金盾等等。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德化半個世紀來諸多知名藝人的作品在這里交相輝映、異彩紛呈。
寶兜藝術館藏品
德化“寶兜藝瓷”的掌門人蘇銀溪,就是這樣的一個收藏家。在幾十年大江南北經營德化陶瓷藝品的過程中,他早已深深熱愛上了這些“沉默的朋友”,作為商人,他本是要把這些優秀瓷塑作品賣掉盈利的,“但有的東西太美了,賣了就沒了,有的甚至是孤品,所以不舍得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如今他的“寶兜藝瓷”已收藏了幾百件德化白瓷近現代名家作品,這些作品見證了半個世紀以來德化瓷藝名家的創作歷程,“寶兜藝瓷”便真成了德化白瓷的“寶兜”了。

寶兜藝術館藏品
自小與瓷器結緣
由于過去收藏意識淡薄,早期一些大師作品已不多見,因此蘇銀溪的這批藏品彌足珍貴。據介紹,蘇銀溪采集到的這些名家作品大都是一二十年前的事。蘇銀溪稱,寶兜作為德化早期創辦的私營瓷廠,前身是潯藝工藝廠,每年都有大量的國外訂單。1985年,年僅16歲的他從技校畢業,先后師從柯宏榮、陳德卿,接著涉足歐洲進行實地考察。

寶兜藝術館藏品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開始組織德化傳統瓷雕作品進駐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設立營銷店,也成為德化第一個在南京繁華街頭打出“中國瓷都·德化陶瓷”宣傳廣告牌的人,當時吸引國內近10家媒體競相報道。
李天翼部分作品
據了解,當時市場對德化瓷雕作品的價值認識還比較模糊,盡管價格相對低廉,但蘇銀溪還是投入近百萬元,采購了大量的德化名家的傳統瓷作進行銷售。今天能藏有這些名家之作,就是當年沒賣掉并保留下來的。 他自小與瓷器結下不解之緣,并對陶瓷有著深厚的情感。他說,能保存至今,首先是對藝人們的尊重,另外是對其作品的熱愛。
寶兜藝術館藏品
近年來,國內外藝術品市場的不斷升溫,一定程度也促進瓷雕藝術品市場的繁榮。蘇銀溪的這批作品也就顯得彌足珍貴。據介紹,蘇銀溪的這些名家作品大都來自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那時市場意識相對淡薄,收藏這些作品純屬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一種偶然,是他年輕時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經營瓷器店留下來的。對此他笑著說:“不是我有什么獨到的眼光。”
開拓國內國際市場
如今依然以外銷瓷為主營的寶兜集團公司,近年來外單產值年均高達數千萬元。此外,蘇銀溪對國內市場的開拓也在同步進行。閑暇時間里,他會穿梭于自己的展廳中,除了與瓷會友外,他會在此感受數十年間彌漫著芬芳的瓷土氣息,品味大師們作品的靈動與內涵。最后他對記者表示:“希望這些作品能得到弘揚與傳承!”
資料

創作中的李天翼
李天翼:中國書畫研究院中國書畫作品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書畫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百杰書畫家、國家廣播影視美術家協會會員;世界華人華僑藝術家聯合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一級美術師。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