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谷仙境”柴燒藝人專題報道丨李長春:以泥為骨,以火為衣,探尋柴燒藝術的更多可能性

      小陶陶 2020-03-25   2070
      904
      0

      李長春,國家一級/高級技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會員,國際柴燒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書法委員會委員,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常務理事。

             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德化石鼓村山嶺上,鳥鳴清脆,茂林修竹,白墻黑瓦的閩南民居零星散落其間。其中,幾十處的閑置農房,變身為五六十名柴燒藝人的“藝術王國”,為這片寧靜的鄉村注入了別樣的藝術氣息。來自晉江的李長春就是其中的一員。

             2014年,在柴燒領域已有所成就的他,帶著對陶瓷藝術的探索,來到瓷都德化,在石鼓這片清幽的小山嶺里,以五棟古屋為核心,成立了占地面積約二十畝的琨臻文創園,并與一幫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追尋著柴燒藝術的夢想。

             手作的茶壺、茶杯、茶葉罐、花瓶等器皿,經過窯火的熏陶,散發著一股自然而無粉飾之氣的古拙美,與文創園修舊如舊的古屋風格相映成趣。表面交織妝點著火焰在坯體上所烙下的七彩吻痕與木柴燃燒后產生的落灰釉,是浴火重生后的自然妙造。

      紅山文化

             而這樣的柴燒佳作,需要李長春在反反復復的試窯過程中,掌握到對擺放方式、投柴方式、窯內溫度、燒成時間等諸多方面的控制,才能造就“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美妙效果。

      日月生輝

             多說柴燒的美,美在它的天然偶成,美在它的變化萬千,即使在同一個窯爐里的器皿也能燒出絕不相同的形態色質。作品《日月生輝》中,一件型如太陽般的燒成釉面,一件型如月亮般的燒成釉面,便皆是一窯所出的自然之作,可遇不可求。

      天使的眼淚

             然而,這并不代表柴燒藝術是不可掌控的。它其實是可控、可期的,否則從何談柴燒藝術呢?從何詮釋創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呢?因此,只要敢于失敗,敢于舍得,一遍遍的去摸索、探究柴燒窯變的寶貴經驗,你想要的的柴燒藝術效果就會如約而至,有時還會出現未邀自至的意外之喜,李長春就這樣子做的。每次捧著與自己期盼的藝術效果相吻合的作品時,他總是倍感欣喜。

      十八金光羅漢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長春的琨臻文創園內,除了柴燒器皿之外,幾件羅漢、觀音等德化傳統的宗教塑像也格外得引人注意。它們經過窯火的淬煉,煥發出古樸自然的獨特異彩,與傳統潔白瑩潤的瓷質效果,形成鮮明的對比,給德化當代陶瓷藝術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從事柴燒藝術多年的李長春,一直在努力追求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藝術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我們期待著他創作出更多妙不可言的柴燒作品,帶給我們更多別樣的藝術享受。

      部分作品展示


      夢游世界


      飄雪


      微分子


      從林迷霧


      一行白鷺上青天


      飛云瀑布


      云間


      金身長眉羅漢

      獲獎榮譽

      1.2018年作品《靜修坐蒲觀音》被國家博物館展雙年展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2.2018年作品《日月生輝》被中國收藏家協會推薦為“國風·2018中國工藝美術大展”年度優秀作品;

      3.2019年作品《長眉金身》在第五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中榮獲“福雕獎”最佳傳承獎金獎;

      4.2019年作品《紅山文化》榮獲中國收藏家協會舉辦的“收藏好手藝”之2019“千杯萬盞”——中國工藝美術茶盞文化收藏展活動一等獎。


      責任編輯:陳美珠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