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花陶瓷繼承傳統與創新 將制瓷工藝推向巔峰
-
小陶陶
2019-08-30 博緣陶瓷1521
11310
瓷花在古代就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陶瓷工藝 ,在元朝時期,中國的皇帝與羅馬的教廷和東羅馬帝國有信使來往,信使把這種瓷花工藝帶到了西方,在西方廣受歡迎。
瓷花的風格清新淡雅,十分受人歡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藝術家們的探究。陶瓷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瓷花的創作越來越精湛,藝術家們為瓷花入了符合時代的創新,卻仍保留著歷史的傳承。
“”是法國人對明代德化白瓷的贊譽,他們認為這是“中國瓷器之上品”。
德化白瓷因其產品制作精細,質地堅密,晶瑩如玉,釉面滋潤似脂,故有“象牙白”、“豬油白”、“鵝絨白”等美稱,在我國白瓷系統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在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國際上有“東方藝術”之聲譽。
雖然白瓷看上去沒有斑斕的花紋和艷麗的色彩,但在樸實無華中,它展示給人們的是那自然天成的美。白瓷一般是指瓷胎為白色,表面為透明釉的瓷器。
按實際情形看,的釉是不厚的,但由于與胎體由內而外的極相一致而顯得豐腴滋潤,似凝脂白玉,因而在評論家地心目中,造成了釉水瑩厚的美感。
“”以乳白釉為主流,胎骨細柔堅致,晶瑩透亮,此類質地是其他窯口所不具備的。整體溫潤圓融,不是白玉勝似白玉,美妙的胎釉質感逼似“玉之五德”,從而把追求玉器質感的制瓷工藝推向巔峰。
藝術需要傳承,也需要創新。如果只是墨守陳規,沒有創新,那這就不叫藝術。只有在繼承藝術的傳統基礎上去進行創新,才能流傳。
而瓷花藝術就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令它流傳至今。
有著“世界陶瓷之都”的德化傳承著歷史悠久的中國陶瓷工藝,而瓷花藝術就是其中一種。
在北辰的《瓷花女中》寫道:由泥土到花朵,正如從幽暗走向光明;由凈白到多彩,正如從平凡走向美麗;由窯爐到人世,正如痛苦走向涅槃。
“瓷花是一種特殊的瓷器,與一般瓷器不同的是,這種瓷器的瓶口用粉彩瓷質花封住,不能 作為容器使用,是一種純粹的藝術陳設品。
瓷花藝術主要是以陶瓷的釉融入雕刻藝術作為一種表現的手法,通過這種中國化 的畫風和繪畫技巧表現一種神韻,陶瓷藝術與雕刻藝術結合以后,形成了源遠流長的瓷花藝術。
一群默默制瓷的藝術家,以女性獨有的柔韌和堅強,將心靈之花綻放指尖,捏塑出千萬朵走向世界的瓷花,讓人間多出一個萬分斑斕的瓷花世界。
瓷花不受時光變遷而左右,不懼怕任何煙塵侵蝕,這就是瓷花的瓷魂。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藝術家們的探究,瓷花工藝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陶瓷工藝,瓷花工藝的創作越來越精湛。
近年來,瓷花藝術已經漸漸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如燈罩、花籃,花盆、掛盤等裝飾品中都有瓷花出現、十分流行,常作為家居擺件。
家是溫暖的港灣
花藝是提升精致感的一步
花總有一種讓人看了就幸福感爆棚的魔力
花藝
作為軟裝的一部分
可升華空間的質感
給空間多一些生命活力
幾處恰到好處又賞心悅目的花藝
能借助花的形態渲染一種空間的品味
仿佛把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放松和美得享受同步到了家里
使人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共鳴
真花的美動人卻有期限
讓繁忙的都市人望而卻步
仿真花雖永不凋謝
卻總少了點花的浪漫靈氣
瓷花
每一片花瓣
都是純手工捏制的
對瓷藝制作難度極高
可謂是“指尖上的極限”
在這個走量的時代
總有的人還在漫長歲月里慢工雕琢
實現各種復雜的造型要求
需要對瓷泥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更需要設計師對于愛的堅守
責任編輯:黃敬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