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白”| 17世紀末18世紀初銷往歐洲及美洲新大陸的“中國白”瓷器(二)

      小陶陶 2023-02-27   作者:卡內帕?特麗薩 翻譯:德化窯遺產文化研究院 孫延燕1939
      1001
      0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白”| 17世紀末18世紀初銷往歐洲及美洲新大陸的“中國白”瓷器(二)

      (作者:卡內帕?特麗薩 翻譯:德化窯遺產文化研究院 孫延燕)

      編者按:2011年11月,由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古陶瓷學會、福建省文物局、德化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1中國瓷都?德化窯學術研討會”在瓷都德化舉辦,近百位國內外博物館館長、從事陶瓷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齊聚瓷都德化,以“中國白的故鄉、瓷藝術的搖籃”為主題,共同研討深厚的德化窯陶瓷文化。

      研討會共提交專題論文39篇,其中不乏外國專家的作品。與會的專家學者以翔實的圖文史料為佐證,從學術專業的角度對德化窯在國內外陶瓷文化領域的歷史地位和影響做了全面深刻的闡述,是一筆難得的、豐碩的學術成果。

      近期,《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白”》欄目將再次回顧刊載該研討會的相關論文,并對其中的論文進行翻譯,為廣大德化陶瓷文化研究愛好者提供學習、交流、參考。


      THE TRADE OF BLANC DE CHINE PORCELAIN TO EUROPE AND THE NEW WORLD IN THE LATE 17th  AND EARLY 18th CENTURIES(二)

      17世紀末18世紀初銷往歐洲及美洲新大陸的“中國白”瓷器(二)


      Incense burners in the form of Buddhist Lions (Fig. 2), small cups in the form of rhinoceros horns or with applied reliefs of plum blossoms (Fig 3), we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Blanc de Chine objects exported to Europe in the late seventeen and early eighteen centuries. The Dehua kilns also produced a variety of Blanc de Chine forms especially commissioned for the European market, mostly intended for ornamental and daily use, or more rarely for Christian devotional practices. They include figure groups of Westerners (Fig 4), mugs for drinking beer or strong ale and capuchin cups for drinking chocolate (Figs.5 and 6): the latter modelled after contemporary German and British stoneware, glass or silver (Fig.7). 17世紀末18世紀初銷往歐洲的所有中國白瓷中,以佛獅香爐(圖2)和梅花堆帖犀角杯(圖3)最受青睞。除此之外,德化窯針對歐洲市場還燒制了種類繁多的白瓷,其中大部分為裝飾和日常用瓷,少部分用于基督教禱告儀式的實用具。這些瓷器包括神態各異的歐洲人雕像(圖4)、飲用啤酒和烈性白酒的馬克杯、飲用咖啡所用的咖啡杯(圖5,6),后者是仿造同時期的德國和英國的炻器杯、玻璃杯及銀杯而制作(圖7)。

      Captions for Illustrations圖文注解

      1.jpg

      Fig 2 Blanc de Chine incense stick holder

      Ca.1675-1725

      Museum number 704-1883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圖2.“中國白”香插

      約1675-1725年

      館藏編號704-1883

      現收藏于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2.jpg

      Fig 3 Blanc de Chine cup

      Ca.1620-1720

      W.W. Aston Bequest

      Museum number C. 1041-1917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圖3.“中國白”梅花杯

      約1620-1720年

      阿斯頓先生遺贈

      館藏編號C.1041-1917

      現收藏于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3.jpg

      Fig 4 Blanc de Chine figure group of a European musician and a boy

      Late 17th /early 18th century

      Bequeathed by the Hon. Mrs Nellie Ionides

      Museum number C.11-1963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圖4.“中國白”歐洲樂師和男孩雕像

      17世紀末18世紀初

      內莉艾奧尼迪斯女士贈

      館藏編號C.111-1963

      現收藏于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4.jpg

      Fig. 5 Blanc de Chine mug

      Ca.1680-1715

      Given by Henry Willet

      Museum number 3749-1901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圖5. “中國白”馬克杯

      約1680-1715年

      亨利·威利特先生贈

      館藏編號3749-1901

      現收藏于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

      5.jpg

      Fig6 Blanc de Chine cup

      ca.1680-1730

      Given by Mr Henry Willet Transferred from the Museum of Practical Geology, Jermyn Street

      Museum number 3588-1901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圖6.杯(“中國白”)

      約1680-1730年

      亨利·威利特先生贈,由杰敏街實用地質博物館轉存

      館藏編號3588-1901

      現收藏于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6.jpg

      Fig 7 Salt-glazed marbled stoneware‘capuchine’cup

      ca. 1692-1694

      Made by Francis Place, possibly in West Yorkshire

      Transferred from the Museum of Practical Geology,Jermyn Street

      Museum number 4762&A-1901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London

      圖7.大理石紋理鹽釉炻瓷杯

      約1692-1694年

      弗朗西斯?普萊斯制(可能制于西約克郡),由杰敏街實用地質博物館轉存

      館藏編號4762&A-1901

      現收藏于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責任編輯:陳美珠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