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寒冬中逆勢而上,德化陶瓷“內功”不一般
-
小陶陶
2019-11-12 1266
11760
從受困于單一的歐美市場到挖掘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潛力,在貿易寒冬的大背景下,德化陶瓷業逆勢而上,表現不俗。到底是一股什么樣的內生動力,在支撐著這個產業穩健向前發展的呢?
德化陶瓷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在當地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為了加強產業氛圍,當地不少學校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高中,都設有陶瓷雕塑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德化還開辦了專門的陶瓷學校, 2005年升格高級職業學院。
如今,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校生已達3000人以上,學校設有傳統工藝,現代工藝,商貿工藝三個專業群,每個專業群有5到6個專業。從材料研發到產品設計,創意制作,再到管理營銷,所設專業涵蓋了陶瓷的全產業鏈。
這些學生走出校門后,很快就能融入產業獲得發展。在這里,龐大的市場和源源不斷的陶瓷人才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打好人才這張牌,通過人才實現產業升級,已經成為德化陶瓷產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路徑。
目前德化有三十四萬人口,三千多家陶瓷企業中,從業人員就達到了十幾萬。對于陶瓷產業來說,大量有豐富經驗的產業工人和專業人才就是市場競爭的底氣。除此之外,與之發展相配套的上下游產業、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當地實現陶瓷產業穩健發展的有力保障。
貿易寒冬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中國企業重現審視自身,從資源、模式、技術上等維度上重新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德化陶瓷產業的發展路徑,值得借鑒。(來源福建新聞聯播)
點擊視頻,觀看《新聞啟示錄》專題報道《貿易寒冬中的一爐瓷火(下)》↓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