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國白匠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蘇玉湖的禪意:瓷藝創作特殊符號
-
小陶陶
2019-10-29 2090
14650
至精至簡,至柔至剛,至禪至境,是蘇玉湖在結合西方藝術理念、德化傳統雕塑風格,以及禪宗文化創作的陶瓷工藝擺件品的獨有特點,也成為蘇玉湖藝術風格的特色符號。
蘇玉湖1979年出生于瓷都德化,1996年就讀于德化縣職業中專學校陶瓷雕塑專業。畢業之后,他先后到泉州、廈門、浙江等地從事出口西洋雕塑設計工作,不斷錘煉自身的雕塑技藝,對當下的藝術審美也有自己獨到的領悟。
2007年,蘇玉湖決心回到德化,從事陶瓷雕塑設計。“潤、透、白的德化陶瓷用于雕塑創作,能呈現出不同于其他泥土做的雕塑品的效果。我自小對這種瓷土就情有獨鐘。”蘇玉湖說道。
然而,回到德化的蘇玉湖,并沒有立馬著手創作,而是用了五年的時間摸索開發出禪意家居陶瓷工藝擺件品。如以水滴為靈感創作的《一滴清純》、以荷花花瓣構思的《一葉菩提》等系列作品,禪意濃厚,簡練精細,清新別致,寥寥數筆瓷繪裝飾,讓作品更增文雅與精致。
一滴清純
“我喜歡佛教元素,但又不想創作一些過于莊重肅穆的佛教作品。目前家居陶瓷市場相對空白,所以我在結合國內外造型元素的基礎上,構思設計了一系列禪意深遠的現代簡約家居擺件品,讓它既耐看又接地氣。”蘇玉湖介紹道。
一葉菩提
當然,蘇玉湖也會臨摹一些德化傳統經典的佛教造像作品,學習佛像人物的造型、表情、衣紋的創作方式,領悟先輩作品的內在精髓。其中,他在2015年模仿明代瓷圣何朝宗創作的作品《文昌帝君》,還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這無疑是對他技藝水平的最佳認可。
文昌帝君
“先輩優秀的傳統佛像瓷雕作品是我們當下藝術創作的積淀,學習好這項技藝,等于扎實好傳統的基礎,這樣子創作出的作品才能更具生命力。”
因而,下階段,蘇玉湖除了做好現代禪意簡約家居擺件作品的同時,將結合自身對佛教文化的理解與當下的審美需求,開發一些佛教人物造像的作品,如夢參、弘一等系列作品,力求作品獨具自身風味。
一心向佛
人物名片:蘇玉湖,男,1979年出生于德化,1999年7月畢業于福建省德化縣職業中專學校,2016年5月畢業于泉州市工藝美術學院。2015年創辦德化縣瓷來瓷往工藝陶瓷研究所,現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高級技師(國家一級)、泉州市高層次人才(第三層)、福建省雕塑專家(陶瓷雕塑)、福建省閩派雕刻藝術大師。2016年9月24日榮獲首屆華夏工匠(華夏陶瓷雕塑名師),2018年2月榮獲第二屆德化縣優秀青年人才榮譽稱號。
代表作品:
《自在觀音》在2013年第八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榮獲金獎;
《佛禮》在2014年上海國際禮品工藝品創意設計展覽會榮獲金獎;
《佛說吉祥》在第八屆中國(合肥) 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4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榮獲金獎;
《佛悅》在2014上海國際禮品工藝品創意設計展覽會榮獲銀獎;
《太公釣魚》在2014年福建省第二屆陶瓷旅游紀念品創意設計榮獲銀獎;
《達摩》在2015年首屆中國安溪家居工藝文化博覽會暨“匠心杯”優秀作品評選榮獲銀獎;
《一葉菩提》在2015年泉州第二屆泉州市工藝美術創新設計“天工獎”榮獲銀獎,并被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寧夏移民博物館、敦煌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一滴清純》在2016年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福雕獎”榮獲最佳表現獎金獎,并被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中國雕藝館永久收藏;
《夢也甜》2015年8月被泉州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憶》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寧夏移民博物館永久收藏;
《文昌帝君》被泉州市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學海無涯》被寧夏移民博物館永久收藏。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證書
《啟航海絲》參展2019.10月新秀園國慶藝術季
弘一
夢參
佛在心中
如來
吉祥觀音
佛韻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