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考驗 德化陶企積極謀求轉型之道
-
小陶陶
2019-04-25 瓷都德化1978
13210
3月24日至4月5日,德化組織20名陶瓷企業家、大師、設計師赴德國、意大利進行工業設計培訓與考察。“此行對我觸動很大,國外的工廠50年前就有我們現在的生產設備了,我們的確迫切需要轉型和升級。”德化嘉順藝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金貴表示。
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國內成本快速上漲等要素制約,德化陶瓷企業面臨較大挑戰,迫切需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年初,德化縣提出陶瓷產業發展思路“五個引領”,德化陶企紛紛抓落實、勇擔當,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積極謀求轉型之道。
美國客商埃里克在順美集團體驗3D打印的神奇。
拓展市場實現逆勢飄紅
3月28日至31日,福建華夏金剛科技有限公司攜帶拳頭產品“金剛煲——超耐熱陶瓷煲”參加了第26屆上海國際酒店用品博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公司總經理林小青表示,“拓展市場主要還是要認真練好內功,不斷根據市場和客戶要求需求進行研發,服務和滿足每一個客戶。”這幾年,華夏金剛瞄準國內外酒店、餐飲市場,努力推介,2016年實現納稅增幅達106%并完成了股權改制,即將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她說,展會也是提升品牌形象的一種方式。
這與德化云水窯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許慶水的看法不謀而合。許慶水認為,目前市場競爭激烈,企業要積極主動地出去參加各種禮品展或酒店用品展,各項展會不僅是展示產品的平臺,還是宣傳品牌的渠道。
對此,德化縣政府也積極推介帶動,支持企業“走出去”參加廣交會、華交會、法蘭克福博覽會等境內外知名展會,從而加強與國內外陶瓷產區和國際市場的對接聯系。據悉,去年德化陶瓷產業產值199.5億元,其中出口陶瓷就達137.64億元,增長8.47%,實現逆市飄紅。
商業模式致力網絡營銷
“傳統企業的營銷模式令人產生了疲勞感,其實不是我們的產品不行,而是我們的銷售方式不行。”得盛集團董事長顏競峰說道。
出口和內銷“兩條腿走路”的得盛集團于2014年6月啟動電商項目,結合企業20多年行業顏色釉的技術沉淀,主營陶瓷餐具,主打“無名印象”代表品牌。經過兩年多的積累和發展,目前達到了行業TOP50前列。
“很多傳統企業對網絡營銷心中沒底,對不確定的東西不敢投入。但事實上,一定要下水去試,不敢下水則跟不上未來發展。我們2017年的目標是擠進陶瓷餐具行業TOP前10位。”顏競峰對此滿懷信心。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推進兩化融合、電子商務與信息消費建設,德化許多傳統企業已經意識到電子商務的便利和好處,越來越多的企業從自建網站進行產品發布、網上交易,發展到自建平臺或利用第三方服務平臺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大中型傳統企業電子商務應用能力及綜合效益逐年提升。
目前,德化成為全國唯一同時榮獲“阿里電商百佳縣”、“京東電商百強縣”、“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稱號的陶瓷產區,現有電商企業6500多家,全縣網絡零售交易額19.6億元,確立了陶瓷電商全國“領頭羊”的位置。
工業設計提升理念水平
近日,在順美集團“創客空間”,美國客商埃里克和勞雷爾正在體驗3D打印的神奇,他們沒想到出口至自己國家的陶瓷竟是3D打印出來的。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介紹,陶瓷行業作為一個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要誕生一個新產品往往耗時耗力,而順美率先引入3D打印技術,在設計與生產環節進行變革,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行業中一路領先。
德化縣首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五洲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一直堅持與專注工業設計創新,2016年公司的“有機花插”產品登上了素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紅點獎頒獎舞臺。董事長郭建洲表示,面對國際國內形勢變化,陶瓷行業陷入了產品同質化、低價競爭等惡性循環中,陶瓷業要想突破瓶頸,提高競爭力,產品的設計與創新是重中之重。
赴德國、意大利參加工業設計培訓與考察回來后,陳金貴表示,此行學習了先進理念,接觸了新材料和新技藝,進一步認識到企業面對“洗牌”考驗,要“破冰”前行,提升陶瓷產品工業設計水平,弘揚“工匠精神”,如此一來,企業才能拓展新的出路。
責任編輯:李惠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