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一帶一路”譜新篇 啟動國際大賽跨越國界融合

      小陶陶 2018-09-25   泉州網1107
      1200
      0


      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開幕式現場 (寇婉瓊 攝)


      嘉賓參觀蘇獻忠陶瓷作品 (寇婉瓊 攝)

      9月17日至20日,以“一帶一路·文明互鑒與創新”為主題的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在陜西西安開幕。泉州市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受邀參加其中的“中法市長對話”活動,強力推介德化陶瓷“中國白”;其間還啟動了第二屆“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

      中法市長對話 文明交流互鑒

      9月19日上午,來自中法兩國11個城市的市長或市長代表圍繞加強城市間合作關系進行對話與交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出席對話活動。

      伴著精彩的PPT演示,泉州市副市長洪自強娓娓而談。“千年前,一條以刺桐港等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譜寫了一段東西方文明交流對話與友好往來的偉大歷史。”“泉州人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洪自強著重介紹了德化陶瓷的制作歷史、玉質美感、非遺保護情況等,還特別提出是法國人將BLANC DE CHINE“中國白”這個美譽賦予了德化陶瓷。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聽了介紹后表示:“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德化陶瓷都積極參與了,尤其去年在法國,‘中國白’引起了法國人民的熱烈贊賞,搭建起一條中國德化與法國世界級博物館、藝術館和美術館溝通的橋梁。”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也高興地表示,中法兩國都是歷史悠久、擁有燦爛文化的國家,兩國人民都有共同的火一樣的熱烈性格和瓷一樣的品質,通過陶瓷藝術,中法兩國文化交流的道路還要繼續走下去。

      啟動國際大賽 跨越國界融合

      9月17日下午,第二屆“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啟動。儀式上,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宣布啟動,德化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明侃發表致辭。

      大獎賽要求參賽作品必須保證燒制原料中至少50%為白瓷原料。提交參賽作品時間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出任本次大獎賽的專家評審包括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家、清華美院陶瓷系主任白明,法國羅丹博物館館長卡特琳·舍維約,法國賽弗爾國家陶瓷藝術中心主任羅曼·薩爾法蒂等11位國際知名專家人士。大賽獎金設置豐厚,一等獎獎金5萬歐元,二等獎獎金3萬歐元,三等獎獎金2萬歐元,優秀獎獎金5000歐元。

      “‘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非常有意思,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創新,我希望未來在傳統技藝與現代藝術之間,在中法的藝人工匠之間,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羅曼·薩爾法蒂表示。

      此次大獎賽旨在以德化白瓷為載體,選拔當代優秀藝術家,推動當代陶瓷藝術的國際交流與創新。德化也將全力為藝術家駐地創作提供優質的服務保障,期冀借此把德化陶瓷推向新的藝術高度,重拾“絲路”因緣,再創“絲路”輝煌,為“一帶一路”文明互鑒與創新增光添彩。

      發揮青年優勢 做好匠心傳承

      9月17日下午,中法青年論壇中,順美集團鄭衍彬作為泉州市青年代表受邀參加,與中法兩國青年面對面,在友好輕松的氣氛中碰撞思想的火花。

      中法青年代表各自分享他們的中法情緣以及不同的經歷、體驗和感悟。鄭衍彬曾于2006年以交換生的身份前往法國特魯瓦技術大學學習,法國濃厚的藝術氛圍是他走進文化藝術領域的啟蒙。回國后,他從事文化產業投資工作,致力于結合中法兩國文化優勢、資源進行創新創業。他表示,今后還將繼續發揮青年優勢,以傳播者、傳承者的身份為中法文化交融架起合作的橋梁,做中法文化交流的推動者。

      “遇見大師·匠心傳承”交流活動中,蘊玉瓷莊蘇獻忠受邀攜作品《石上魚》《紙》與來自法國、陜西、蘇州等地的19位工藝美術大師同堂展出。每件傳統工藝品背后蘊藏的絲路故事,引發中外嘉賓濃厚興趣,紛紛駐足觀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觀賞蘇獻忠作品之后,對德化陶瓷充分肯定,希望德化不斷拓展陶瓷工藝,做好匠心傳承,讓古老的“中國白”燒制技藝沿著千年絲路跨越國界東西融合,使德化白瓷在世界藝術史上譜寫新篇章。 (寇婉瓊 賴詩淵)

      責任編輯:黃敬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