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國白匠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林榮獻:不畏艱難復刻斷代瓷,繼古開今傳揚德化陶瓷藝術
-
小陶陶
2019-10-16 2094
11030
將書法文化、篆刻文化與茶文化三者合一創作,以全新概念推出的陶瓷茶器作品《印章杯》,正看是一款雕有五蝠紋案的四方陶瓷杯,倒看又是一枚古樸雅拙、刻有篆體字樣的印章。這不僅是一款富有雅趣與文化底蘊的藝術品,還是一款兼具觀賞與實用的日用器皿,深受眾多愛茶人士與文人雅士的喜愛,推出后在瓷都德化引起了一股印章風。記者對林榮獻的認識也是源于該系列作品。
初次拜訪林榮獻的上福鴻天藝術展廳時,他正與幾位友人聊天品茶,笑聲不斷,氛圍融洽。他本人十分的親切、隨和,又富有幽默感。因此,整個采訪過程格外的輕松愉快。
展廳一角
林榮獻展廳陳列出來的作品精致又經典。《孔雀瓶》、《朱熹請酒》、《老子問天》、《印章杯》等一件件脫俗雅致的陶瓷作品,令人賞心悅目。特別是為人稱道的《印章杯》系列作品,分外的引人注意。林榮獻告訴記者,藝術源于生活,創作《印章杯》的靈感正是來源于平時練習書法的過程中,用印章落款那一刻啟發創作的。印章是中國獨有的特色文化藝術,自古以來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將其與茶器文化進行跨界交融,不僅能為愛茶者帶來別樣的樂趣,同時也能收獲一批書法愛好者的青睞。
《五?!ぷ瘫?/span>
“我一直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鐘,喜歡在立足當代審美的同時,創作富有傳統文化元素的作品?!绷謽s獻說道。因此,他設計的《龍鳳杯》、《龍壺》、《滿意》等系列茶器作品,都兼具多元文化的交融,與別出機杼的創作構思,令人耳目一新。
《滿意》
除了茶器作品的創作之外,在上福鴻天藝術展廳里,一系列猶如枇杷黃色的珠光青瓷器皿,在眾多白瓷作品中顯得熠熠生輝。玻璃質感的冰裂紋釉面,成熟枇杷黃的釉色,簡筆花草畫的紋樣等古老元素,令作品古樸雅致、異常獨特。林榮獻告訴記者,珠光青瓷是廈門同安窯系的一個斷代瓷種,挑戰復刻該瓷種是源于2014年一位業內朋友的邀請。盡管林榮獻當時心中并沒有把握,但勇于嘗試和挑戰的精神,還是讓他答應了朋友的邀請。
《珠光青瓷孔雀瓶》
因此,在歷經了無數次失敗,燒掉幾百窯試驗品之后,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林榮獻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復刻成功,引起了廈門整個古玩圈的轟動。他們對林榮獻復刻的珠光青瓷給予了高度肯定與贊揚,并且林榮獻依據古窯址里的器皿造型,一比一仿制的珠光青瓷器皿還被廈門博物館珍藏。
2017年,林榮獻又再次應一位貴州的客戶邀請,成功復刻了牙舟陶瓷種,又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珠光青瓷、牙舟陶瓷種的成功復刻,令林榮獻收獲了許多的榮譽,他的名氣也日漸增長,慕名前來訂購他作品的客戶絡繹不絕。
《牙舟陶蓮花盞》
但是,生長于瓷都德化的林榮獻,內心仍有一份瓷雕情。《朱熹請酒》、《老子問天》、《蒲團觀音》、《無上清涼》等瓷雕作品精致細膩,凝韻傳神。“從1993年在德化職業學院就讀陶瓷藝術設計專業時,便跟隨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陳桂玉學習傳統瓷雕塑像技藝。它是我最初與瓷結緣的情結,也是我一直放不下,并將持之以恒傳承創作的技藝?!绷謽s獻說道。
《蒲團觀音》
林榮獻創作的瓷雕作品,也一直秉承著立足當代審美,借鑒傳統文化元素,創作富有時代印跡的作品的精神。因而,他創作的許多傳統文化人物瓷雕作品,在現代大寫意與傳統精工細作之間,交融應用,既有傳統文化技藝的影子,又不失現代審美需求?!吨祆湔埦啤泛汀独献訂柼臁愤@兩件作品還被施于珠光青瓷釉水,營造出新的感官體驗效果,與傳統白瓷雕塑作品形成鮮明對比,妙趣無窮。
《朱熹請酒》
“不論是創作茶器作品,還是復刻異地產區瓷種,亦或是傳承德化傳統瓷雕作品,其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將德化優秀的傳統陶瓷文化傳承下去,同時也希望將這份珍貴的傳統文化弘揚出去,融入更多人的生活中,讓更多人感受陶瓷的藝術魅力?!绷謽s獻說道。
人物名片:林榮獻,畢業于泉州市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進修于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師從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陳桂玉,擅長傳統人物、佛像、禪意擺件,雕塑創作。現為國家一級/高級技師、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家、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金牌工人、福建省手工藝行業技術能手、瓷都工匠、福建省手工藝協會理事、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會員、德化上福鴻天藝術公司藝術總監、福建省德化福榮陶瓷公司總經理。2019年4月15-18日參加“匠心同源”當代中韓工藝大師(韓國國會)邀請展。
代表作品:
《披坐如意觀音》在2014第五屆華商國際珠寶暨奢侈藝術品博覽會“天藝杯” 中榮獲金獎;
《自在觀音》在2014第十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朱熹請酒》在 2017年首屆福建省手工藝現場創作技能競賽美術陶瓷決賽中榮獲 特等獎,并被泉州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珠光青瓷孔雀瓶》、《珠光青瓷將軍瓶》、《珠光青瓷花瓶》、《雲曉—玉瓷套組》在2017年被寧夏移民博物館收藏;
《老子》在2018年福建省手工藝新秀提名展中榮獲特別金獎;
《便攜式快客杯-滿意》在2018年“深圳 金鳳凰”工藝品創新設計大賽中榮獲金獎;
《老子問天》在2018年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中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并被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永久珍藏;
《蒲團觀音》在2018年第四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中榮獲金獎;
《五福.福壽篆刻杯》在2019年被大韓民國利川市市立博物館永久收藏。
出版的著作、發表的論文
1、“試論德化陶瓷的文化營銷”在《藝術品鑒》 2017/09發表, 國內統一刊號:CN61-1485/J 國際標準刊號:ISSN2095-2406;
2、“試論德化陶瓷工藝的藝術美學價值”在《明日風尚》 2017/12(上)發表,國內統一刊號:CN32-1775/GO 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3-8365。
《廉心·大公無私》
《龍鳳杯》
《梅花杯》
《無上清涼》
《倚璣觀音》
《老子問天》
《珠光青瓷將軍瓶》
《珠光青瓷花草瓶》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