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坦:在牛瓷小擺件上做大文章丨“牛山牛瓷”創作專題報道
-
小陶陶
2020-06-20 1973
9630
陳為坦▲
“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的信心與堅韌,“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的奉獻與辛勞,“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倔強與勇敢……牛的這些精神感動著我們,也在無形中帶給我們巨大的力量。今年受疫情的沖擊,我們更需要拼搏、勇敢、奉獻的牛精神激勵我們迎接挑戰,逆勢而上。瓷都德化的陶瓷圈內,就掀起了一陣牛瓷創作熱潮。
金牛長運▲
開拓牛、跨越牛、幸運牛、孺子牛……各式牛瓷擺件、茶寵、茶器等作品競相綻放。它們造型不一,材質不一,各具特色,各有風采,是陶瓷藝術大師、新秀對當下疫情環境的獨有思考與創新表達。全國陶瓷行業技術能手陳為坦設計的多款牛瓷作品更是將材質之美、工藝之精,以及設計的創新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作品《犇犇和妞妞》一對可愛吉祥的牛娃擺件,就讓人眼前一亮。
犇犇和妞妞▲
這對牛娃作品是陳為坦以年畫中的童男童女作為創作原型,為牛年設計的吉祥擺件,可愛又不失喜氣,鮮艷又不失秀雅,與德化傳統的牛瓷擺件設計風向大為不同,充分展現出了新一代陶瓷手藝人的匠心巧思。據陳為坦介紹,這對牛娃身上的加彩工藝是采用高溫礦物顏料進行手工繪制,再經多次疊燒燒制而成,使得原本簡約素雅的牛娃變得生動多彩,富有朝氣,同時也透露著他對牛年美好氣象的祈愿。
犀牛▲
其實,陳為坦對牛瓷是有所偏愛的。在今年年初因疫情的影響,全國經濟市場遭受重創時,陳為坦作為潤金陶瓷研究所的負責人沒有為此感到焦躁。相反,他借此時機沉心思考了當前的市場環境和創作方向。在那時,他就比許多同行業者提早開始了牛瓷創作,他認為等待復蘇的經濟市場需要有牛的拼勁和勤勉的精神,他也相信歷經疫情重創之后的牛年將會是牛氣沖天的一年。
而如何做好牛瓷作品?如何讓作品獲得大眾認可?如何把作品帶向千家萬戶?顯然維持原有的傳統創作風格和線下的銷售渠道已行不通,他需要改變思維,緊跟當前互聯網營銷的風口,創作一些契合線上銷售市場的牛瓷作品。
幽然自得▲
他開始嘗試設計一些小巧的牛瓷創意擺件,比如結合當前年輕群體自拍的喜好,以米其林卡通人物為啟發點,設計的自拍牛;手拿卷軸,威風凜凜,牛氣沖天的牛魔王;一手雪茄,一手元寶,為你帶來無數財運的財富牛……它們俏皮可愛,新穎獨特,卻又不失工藝技術,有別于傳統刻板的牛瓷擺件作品,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牛氣沖天▲
這樣的牛瓷創意小擺件,陳為坦設計了不下十款。起初陳為坦設計的款式只有三四款,后來隨著“牛山牛瓷”創作活動(即為德化石牛山景區打造牛瓷IP活動)的開展,全縣上下興起了牛瓷創作熱潮,也激起了陳為坦更多的創作欲望。
在不知不覺中,陳為坦就設計出了十幾款的牛瓷小擺件,花樣百出,盡顯陶瓷雕塑工藝與裝飾技藝的絕妙,既迎合了線上消費群體的審美喜好,也契合了石牛山景區文創產品的特色需求,成為眾多牛瓷作品中一個獨特存在。
日進斗金▲
值得一提的是,陳為坦設計的牛瓷作品都第一時間申請了作品版權。他認為“牛山牛瓷”創作活動的開展,為德化陶瓷圈內集取了一股巨大的牛氣,陶瓷藝術大師新秀們蓄勢待發、眾志成城為德化“旅游+陶瓷”融合發展出力。但同時也要保護好自身的設計成果,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讓德化的陶瓷產業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大師新秀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擔當。
人物名片
陳為坦,男,1983年出生于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師從百年老字號“蘊玉瓷莊”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現為國家一級/高級技師,全國陶瓷行業技術能手,福建省陶瓷技術能手,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閩派雕刻藝術大師,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德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潤金陶瓷藝術研究所藝術總監。
2014年12月,陳為坦在福建省陶瓷行業職工技能創新競賽中獲得優勝獎;2017年11月,泉州市對獲得2017年度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進行了授牌,“陳為坦大師工作室”在授牌名單中;2020年,陳為坦獲得第十三屆“泉州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代表作品
1.《坐蓮觀音》榮獲第四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觀音》榮獲2013福建省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3.《招財納福》榮獲第七屆中國(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3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
4.《春江花月夜》榮獲第九屆中國(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暨2015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5.《戲龍彌勒》獲得第二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最佳傳承金獎;
6.《同樂》獲得第三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金獎;
7.《品味人生》、《盛世中華》分別獲得第四屆海峽兩岸雕刻藝術大賽“福雕獎”金獎和最佳創新金獎;
8.《唐風》經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陶瓷藝術基金國瓷精萃組委會評定,作為《中國夢-國瓷精萃》首屆全國優秀陶瓷作品展收藏作品;
9.《紅樓夢》獲得第十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艷杯”大賽銅獎,并被大韓民國利川市市立博物館收藏;
10《戲龍彌勒》、《春江花月夜》、《琴棋書畫》被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收藏;
11.《披坐觀音》、《琴棋書畫》被泉州市博物館收藏。
其他作品展示
開拓輝煌▲
財運亨通▲
責任編輯:陳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