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餐具:撬動餐桌上的“藝術經濟”

      小陶陶 2019-02-25   泉州晚報、泉州通客戶端2381
      985
      0

      日用家居瓷早已是德化陶瓷產業的一大亮點,其日用工藝產業集群獲評“中國百佳產業集群”,形成從開發、生產到營銷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其中陶瓷茶具占全國市場份額近80%。然而,作為日用瓷重要組成部分的餐具卻面臨生產難度及成本高、品牌認知度較低、創新能力不足等短板。即便如此,“愛拼敢贏”德化人仍不懼困難,從注重品質和創建品牌等方面下工夫,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對餐具材質和器型上加以創新,注入文化元素,力爭在市場上闖出一片德化餐具的天地。(記者 許文龍 通訊員 王雙季 /圖)


      用德化本土白瓷配方生產的餐具琳瑯滿目

             政府發力 引導企業轉型升級

            為促進德化陶瓷產值、品質、影響力擺脫瓶頸,今年2月德化發布的《德化縣陶瓷產業跨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提出了“力爭到2022年陶瓷產業產值翻2.5倍,突破500億元,年均增長17%左右。”的發展目標。

            “要實現這個目標,德化餐具未來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德化縣福金興陶瓷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林春興坦言,作為德化為數不多的陶瓷餐具生產企業,他希望能有更多有志于振興餐具的人加入進來,通過抱團發展,建立良性競爭關系,為德化陶瓷餐具在全國打開知名度。

            “未來,德化打算成立日用陶瓷企業聯盟。企業加入聯盟后,能夠共享聯盟內的資源和市場。一旦違反聯盟規定,將會受到相應懲罰措施。”業內人士介紹,此外,德化考慮引導一些原本從事西洋工藝瓷生產的企業在鞏固原有產品和市場的基礎上,轉型做日用家居瓷。

            今后一個時期,德化將把壯大日用陶瓷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一項重點推動,爭取在量、質上有顯著提升。突出日用瓷的實用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個性化,加強陶瓷與酒類、家具、茶葉、化妝品等的嫁接合作,拓展日用陶瓷的應用領域。

            未來,德化將聯合國家、省陶瓷工業協會開展日用陶瓷新產品設計與創新大賽等系列活動,借鑒協發光洋、真泰爾的運作管理模式,提高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加快由中低檔向中高檔轉變,讓更多產品進入星級酒店。

            同時,德化將借助泉州市高檔日用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陶瓷營銷戰略聯盟平臺,通過抱團營銷的策略積極參加和承辦各類酒店用瓷交易會,擴大個性化用瓷市場份額。


       用優質瓷土生產的純白瓷餐具,潔白如玉,輕巧典雅

              心懷餐具情結 期盼傳統得傳承

             “最近,三明和深圳分別有一家銀行向我們下了訂單,準備定做一套日用餐具。”提起源源不斷的訂單,林春興喜笑顏開,因為這既是對德化生產的日用餐具的肯定,也是對他產品的肯定。

             眾所周知,德化日用家居瓷多以茶具為主,做餐具的很少。“一直以來,陶瓷餐具都是德化的短板。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外界對德化陶瓷餐具的認知度低。其次,德化白瓷瓷質好,雖然制作出來的餐具更加美觀耐用,但同樣生產成本也高,市場競爭力也因此變弱。”林春興說,即便如此他依然在2011年選擇建廠,生產陶瓷餐具,開啟新的征程。

             “我19歲就進入德化瓷廠,主要負責陶瓷燒成工序,當時做的就是日用陶瓷,其中有不少就是餐具。”回想起當年在瓷廠的日子,林春興仍歷歷在目。當時,年輕的他對陶瓷生產并不感興趣,只是將其當做一份職業,工作時甚至覺得有點無聊。閑暇之余,為了打發時間,他便會到廠區其他工序走走看看。不看不要緊,看多了以后,他不僅漸漸熟悉了餐具的整個生產流程,還開始覺得有趣。

              2007年,瓷廠進行職工改制,他開始另謀出路。靠著之前積累的經驗,他開始涉足餐具行業,從外面承接一些日用陶瓷生產訂單,然后再找工廠代工。經過幾年的沉淀,他開始慢慢有了一些資本,準備投身陶瓷行業中“大干一場”。那么,做什么好呢?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主攻陶瓷餐具生產。“以前我在瓷廠時,主要就是負責餐具生產,對這個既有經驗,也有一點情節在里面,希望德化陶瓷餐具在我這里得到一個好的傳承。”在他看來,雖然陶瓷餐具生產技術難度相比茶具高,在國內品牌知名度低,但也正因為德化沒什么人敢做、做的人少,才更有可能做出亮點。當時,有不少朋友勸他慎重考慮,以免血本無歸,但他仍義無反顧。

      展廳工作人員正在展示精品白瓷餐具

             注重產品質量 提升德化餐具知名度

             進入陶瓷餐具領域后,林春興的公司發展得順風順水,并在短時間內從眾多餐具生產企業中脫穎而出,銷售量每年都保持穩定的增長。“我們不拼量,而是注重產品的品質,走精品路線。”他認為,公司之所以能在這么短的時間能在業內闖出一片天地并站穩腳跟,與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日益增高有關。同時,近年來客戶挑選產品的理念也在慢慢發生改變。以前客戶會找關系好的廠家下訂單,現在大家在挑選產品時更加理性,都是奔著品質去,買的東西一定要物有所值。

            餐具不是藝術品而是日用品,消費者買回去后每天都會用到,產品質量好不好,用起來是否舒適,都是一目了然。“不少人覺得,餐具就是幾個碗、盆、蝶、湯匙而已,沒什么看頭。但是細細深究下去,還是有不少門道。”他說,此前祖籍莆田的臺灣客商在莆田友人的帶領下找到他,準備看一些餐具。來者是客,眼看午飯時間快到,他便訂了飯館接待。不料這位臺灣客商用莆田方言與同行的朋友說“只是看幾個碗和盤子,十幾分鐘就走。”誰知,最后客商越看越有興趣,一直坐到下午3點多,才在他的要求下先到飯店吃午飯。

      運用機械成型的餐具坯體,規整度得到大大提高

             正因為注重品質,林春興對自己產品質量向來很有自信。不過,好產品也要有好的營銷策略,否則質量再好沒人買也是白搭。“金杯銀杯不如客戶的口碑”,林春興的公司并沒有組建什么營銷團隊,只有幾個穩定的經銷商,大部分的訂單都是通過老客戶介紹新客戶。

             德化陶瓷餐具發展最大的一個阻礙是品牌認知度低。如何提高德化陶瓷的品牌知名度,同樣關系到他企業未來的發展。于是,他在建廠之初,就萌生一個想法,在每一個產品身上都打上“德化白瓷”的烙印。早年,一位德化瓷廠的老師傅為廠區寫了幾個大字,他便在這幾個字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創作,最后請人篆刻成印章。如今,他大多數產品的身上或底部,都能看到蓋著一塊“德化白瓷”四字紅色印章。

      在優質白瓷碗底統一打上“德化白瓷”商標,展示德化特有品牌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們對自己的產品質量有充足的信心,所以也希望消費者在貨比貨的過程中有個辨識度,能真正了解德化白瓷的高品質,進一步提升德化陶瓷的品牌知名度。”他說。

      重視開發設計 為產品注入文化元素

            在福金興陶瓷公司展廳里,一套名為“鳳凰展翅”的高檔瓷餐具頗為惹眼,金鐘型的碗造型看起來古樸、雅致。“這是我們公司的拳頭產品,頗受消費者的喜愛。”在林春興看來,陶瓷餐具的器型變化有限,如果制成三角形、扇形,燒制過程中變形率高,成本的增加必然推高單價,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作為日用型物品,餐具擺在首位肯定是實用性,在此基礎上講究美觀。因此,要設計出一款實用與美觀結合得非常好的產品,著實要花費一番工夫。

           “產品一定要有好的寓意,其中文化的注入必不可少,這個文化又要通過什么來體現?”設計“鳳凰展翅”之初,他靈光一現想到了德化一中。作為德化縣城最好的學校,德化一中位于鳳凰山腳下。而鳳凰自古以來就寓意祥瑞的神獸,能夠給人帶來幸福吉祥。同時,瓷器的制作過程是土坯經過高溫燒成而得,與鳳凰涅槃寓意不謀而合。他經過不斷的完善設計方案,最終運用到產品身上,并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福娃”系列餐具溫潤而喜慶

            “經典才能永恒”,這是他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關于一位美國名人的采訪片段中了解到,結合這幾十年從事陶瓷的經歷,他深以為然,并且運用到陶瓷餐具的設計中。在展廳里,一套碗身印著“薔薇花”圖案的餐具看起來清新素雅。他介紹,這個碗在德化俗稱“三大碗”,在老一輩德化人眼中是經典。當時在設計這款餐具時,他試了好幾種不同的貼花,最終發現薔薇花最合適。起初,他推出這款產品的本意是希望引起老一輩德化人對經典的懷念情結,沒想到很多年輕的女孩子對這款產品也十分喜愛。

             為了讓餐具在器型上有更多的突破,林春興經過反復試驗研究,發明了“一種浮雕陶瓷餐具的制備方法”,并且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這種方法通過在餐具的坯體上壓出相應的圖案紋路再進行燒成,成品看起來不僅圖案美觀,而且立體感十足,觸摸的手感也凹凸有致,成為美觀與實用性結合的典范,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消費者的熱捧。

      責任編輯:蘇曉薇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