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藝新生代:根植傳統創新 綻放瓷藝之花
-
小陶陶
2018-12-04 福建日報 2085
12410
德化陶瓷得以千年傳承、生生不息,正是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瓷藝家投身陶瓷技藝,為古老的白瓷煥發新生。如今,德化許多80后乃至90后的新生代紛紛加入德化陶瓷的創業大軍,用他們獨到的現代眼光,塑造瓷藝新韻。
李璋高(右)在趕制恭王府個展作品
根植傳統 綻放瓷藝之花
現代技巧與傳統題材的結合,是這些瓷藝新生代共同的特征。在德化藝術瓷中,佛造像題材最多,而他們從歷代的宗教藝術作品中汲取每個時代的美學風格,并結合現代的雕塑手法與當下的審美取向,讓德化傳統瓷藝得到獨特的闡釋。在這些瓷藝家的手中,作品是“講故事”的載體,而為了讓故事更加生動,讓更多人愿意主動地來“聽故事”,他們積極探索創新的理念和表現手法。
明年1月將在北京恭王府舉辦個展的李璋高,正在加緊創作與修改展品。工作臺上擺滿了初成的佛造像,而他正在精心雕琢的一尊《普賢菩薩》。以仕女像聞名于世的李璋高,曾帶著作品《待》和《俏》登上央視,而后這兩件作品都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在近期剛剛獲得第六屆海峽工藝精品獎金獎的作品《般若》可謂是這種“疏密對比”風格的代表,極簡的形體,繁密的鐘乳石造型的底座,在強烈對比中展示出作品的神韻。
同樣以佛像創作為主體的鄭建忠,“禪意”是他創作的核心。在他眼中,佛教是導人向善、傳播正能量的大智慧。鄭建忠說:“我希望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一段故事可講?!苯浰木窦氉粒鹣裥误w優美流暢,極簡與精致能夠并容在一尊作品中。他的代表作《甘露》,在創作中,他將佛像化形為水,佛像的頭部為水滴,身為水流,底座匯聚成浪花,用這樣象形的手法,表達佛教的大愛。他也嘗試把瓷藝與茶道結合,創作各式各樣的茶道擺件,為品茗空間營造寧靜雅致的氛圍。
與李璋高、鄭建忠專注雕琢白瓷的藝術家相比,“80后”瓷藝新秀王代丁與張娜娜的“指尖匠”里則色彩繽紛,靈動的生肖與動漫化的歷史人物擺滿展架,像個生動的花園。他們兩人同為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校友,王代丁在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許瑞峰的指導下,學習傳統陶瓷雕塑,張娜娜在校時學陶藝,畢業后又到景德鎮學了兩年青花瓷繪。機緣巧合,兩人相遇相愛,2017年5月,他們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指間匠”,“雕繪”融合,讓傳統雕塑與彩繪綻放出瓷藝之花。
之所以將工作室命名為“指尖匠”,張娜娜簡潔地解釋道:“因為我們都是手藝人。”給白瓷作畫,并非想當然的輕松,張娜娜說,“因為白瓷本身就很美”,過于豐富的色彩非但不能發揮原本的魅力,還會破壞白瓷溫潤的美感。雕刻與彩繪是不同的藝術形式,這對小夫婦在創業的初期也只是各做各的,毫無方向,但好在“藝術是相通的”,他們也逐漸在探索中找到了二者的契合點。一個生動的例子便是仕女像《珠圓玉潤》:王代丁用圓潤的微胖外形塑造里一位唐風美女,再由張娜娜綴上象征富貴的國花牡丹,作品的歷史感與俏皮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鄭建忠在介紹新作《自渡》
指尖匠心 作品獨具風格
在德化,這些年輕的瓷藝家們顯得青澀又充滿干勁,“當代”與“個人風格”是他們的方向標。他們都懷抱期許,希望自己在市場洪流中能保持初心,守住這來之不易的靈感,以個人的創作風格立足藝壇。
近年來,李璋高偏好以傳統題材佛造像展示個人的創作風格。在他的雕琢下,佛造像的整體結構呈現出疏密對比清晰的不平衡感,這正是他引以為傲的獨特手法。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態和衣紋有別于傳統的繁復,往往是簡單的、甚至是一片空白,而底座卻花紋精巧,這使塑像更顯圣潔,作品的風格也更加厚重。李璋高表示,接下來,他想把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通過陶瓷雕塑展示給人們,引起觀賞者的思考,從陶瓷的視角,看到有深度、有思想的社會。
除了塑造作品的外形,鄭建忠十分重視作品的內涵,談話中他也多次強調“禪意”在作品中的滲透,把道教人物和典故作為創作重點。
王代丁說:“現代人的生活工作已經很忙碌了,在空余的時候很難靜下心去對著那些繁復的作品,所以我想做一些簡單有趣,能讓人得到放松的作品?!鄙頌橥鈦淼膭摌I者,思鄉的情意只能寄托在作品之中,或許正是如此,“指尖匠”的作品才會充滿俏皮可人的生活氣息。王代丁和張娜娜想保持如今“追求完美”的步調,不被市場大流左右,張娜娜擔心大批量的生產會沖淡他們的創作熱情。王代丁則喜歡“矜持一點地精雕細琢”。
瓷藝夫妻王代丁和張娜娜在創作中。
人才領航 伸展創新觸角
“德化民風淳樸,非常和諧包容?!眮碜愿V蓍}清的張娜娜說,正是這種良好的藝術氛圍吸引著他們留在德化發展。近年來,不少來自省內外的“瓷漂”藝族扎根德化。據統計,目前外地來德化開設陶瓷工作室的有74家、近百人,每年從全國各地到德化進行短期創作的藝術家更是絡繹不絕。
如何匯聚青年力量,伸展陶瓷產業創新的觸角,助力這一特色文化產業做大做強?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德化縣精準對接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實施“青年陶藝人才領航工程”,立足德化縣陶瓷產業優勢,從創業指導、項目攻關、創業資助、金融服務等10個方面,為青年陶瓷工藝人才“量身”推出“瓷藝貸”金融業務,不斷深化“名師帶徒”“雙導師”制度,支持“大師+企業”“大師+創業園”“大師+電子商務”等發展模式,引導廣大青年工藝美術工作者投身藝術創作。目前,已為48位市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授信4605萬元。2017年以來,共組織18名陶藝大師結對73名學徒,先后發放陶瓷藝術大師(名人)、青年陶藝人才領航工程項目、大中專畢業生創業、陶瓷類文創工作室等青年創新創業獎勵補助資金近500萬元,助力青年瓷藝人才成長成才。
與此同時,德化建立全省首個陶瓷類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專家工作站、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等產學研平臺117個,陶瓷產業人才聚集基地入選泉州市級產業人才聚集基地。設立“雙創”基金。對大中專畢業生生產性首創項目和獲得高級工藝美術專業技術職稱的分別給予補貼和獎勵。鼓勵支持青年陶藝人才參加國內外藝術作品展覽、競賽活動,舉辦個人作品展覽,展示德化陶瓷技藝發展新成果。
責任編輯:黃敬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