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現鋒作品《滴水之恩》談鈞瓷創作新思路
-
小陶陶
2019-05-30 1575
10710
最近王現鋒大師的鈞瓷作品《滴水之恩》在朋友圈熱傳,這件作品另辟蹊徑,在鈞瓷的創作之中引入成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作品釉色純凈、造型簡潔,在橢圓形的玉璧上漾著漣漪般的玄紋,上寬下窄漸變鏤空,像兩只欲握未握的雙手。在結合處滴下一滴閃著血紅光芒的水,那小小的一抹紅,仿佛人間真善美的心靈,折射著太陽的光輝。
從王現鋒作品《滴水之恩》談鈞瓷創作新思路
大道至簡,這件作品完美地詮釋了簡約之美。鈞瓷一千多年來從唐宋的簡約實用、鮮有耳飾,到現在的意象堆砌、羅列符號,而今又逐漸意識到簡樸的回歸,釉色自然的追求,王現鋒也在不斷思考著、實驗著,并且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造型簡單而寓意深刻,輻射著傳統民族文化的光芒;釉色純凈而不失溫潤,形象傳達造型的含義,這是鈞瓷追求的終極目標。采擷五千年文化寶庫里用之不竭的“活水”,滋養出更加燦爛的藝術奇葩。
心靈動,而文詞生。這件心的作品,蘊含著王現鋒文化的修養與鈞瓷創作的新思路。就像文學創作“人人心中有而筆下無”的作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正像歐陽修向往“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境界,他在常人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悟出前所未有的禪境,心靈釋然、流連忘返。王現鋒的《滴水之恩》也像歐陽修那樣,把一滴水的愛揉進鈞瓷的禪意中,找到了心靈的切入點?,F在看起來很容易,他第一個想到了,又做到了,就非常值得稱贊,就像人們常說的“第一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個就是庸人了”。
厚積薄發,汲古求新。一段時間以來,王現鋒在原有風格的基礎上,連續推出了多件帶有濃厚個人風格的原創作品,《馬踏飛燕》《盛世祥瑞鼎》《玉石釉鈞印》《女媧補天》等作品,為鈞瓷界帶來了一股求新求變的清新之風。作為一位有著數十年教齡的教師,他將自己的文化修養與鈞瓷的藝術追求相結合,使他的作品含著書香詩韻,更像他的為人一樣樸實無華、品德高尚。每每與他聊起鈞瓷,他都視角獨特、思路開闊。
王現鋒鈞瓷作品 | 盛世祥瑞鼎
在王現鋒看來,鈞瓷從業者需要有一種使命感,傳承、弘揚好鈞瓷文化。“我們傳承的不僅是以前的鈞瓷燒制技藝,而且應該是鈞瓷的‘精、氣、神’,前輩們的制瓷精神鼓勵著當代鈞瓷人在前人基礎上不斷突破,展現文化自信,讓后人不但記著我們繼承了什么,更要記著創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不然我們會愧對后人。
“鈞瓷創作需要有設計性,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怎樣在作品中體現設計性?這就需要創作者擁有厚重的文化積淀,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索。創作一件具有鮮明主題并體現時代特色的鈞瓷作品絕非易事?!蓖醅F鋒說,優秀的鈞瓷作品需要承載文化,需要展現新時代、新氣象。
一滴水匯聚成海洋,一滴水折射出太陽七彩的光芒。正是——
正逢盛世好時光,
玉心俊才露鋒芒。
鈞瓷型釉創新意,
窯變人生更輝煌。
責任編輯:涂春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