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匣缽柴燒鈞瓷燒制成功
-
小陶陶
2019-06-13 1604
10460
自古以來,鈞瓷一直在匣缽中燒制,盡管如此,還會出現落渣、落灰,影響作品的質量。
這一千年不變的鐵規,近日被星航鈞窯打破。
當天下午,星航鈞窯掌門人任星航帶領大家來到了一座據稱是無匣缽鈞窯的窯爐旁。手觸爐體,尚有余溫。
圖為星航鈞窯掌門人任星航
“這個窯爐是經節能環保改造的,你摸著表面是溫的,里面卻是燙的。”任星航說,目前,已住火幾個小時,可以開窯了。
隨著窯門緩緩打開,人們的脖子不由自主地伸長、伸長,眼睛不眨地觀望著越來越大的縫隙。
當窯門完全打開,現場贊嘆聲不斷。
擺在外層的作品,不僅窯變色彩豐富,而且沒有擔心中的落灰、落渣現象;再往里看,同樣如此。
任星航說,自古以來,由于柴燒過程中容易出現爆燃、落灰、落渣等問題,所以鈞瓷都是在匣缽中燒制。匣缽的出現,提高了鈞瓷的合格率、優良率,但它過多占據窯位,增加了裝窯時的人力、物力,增加燒制時的燃料消耗。另外,制造匣缽還要消耗人力、物力,耗費資源。
“經過對木材燃燒狀況的持續關注分析,我們對窯爐結構進行升級改造,同時改進燒制方法,成功實現了無匣缽柴燒鈞瓷。”任星航說,無匣缽柴燒的成功,不僅保持了柴燒鈞瓷的獨有氣韻,解放了人力,還大大縮短了燒制時間,節約了能源,“看,燒這一窯產生的柴灰都在這里,幾鐵锨就清理完了”!
責任編輯:蘇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