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梅嶺窯遺址 “德化瓷”從這里走向世界

      小陶陶 2020-03-05   新華網1859
      946
      0

      圖為航拍梅嶺窯遺址。新華網 王雄 攝

             被列為海絲申遺遺產點的福建德化梅嶺窯遺址位于德化縣三班鎮,是從明代延續使用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德化外銷瓷窯遺址。新華網記者到此探訪,只見這些古龍窯依山而建,雖已破敗,但散落的瓷瓦片仍在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圖為梅嶺窯遺址。新華網 王雄 攝

            德化梅嶺窯遺址占地面積約1.1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瓷土加工和瓷器制作燒造兩類要素。其中,瓷土加工工場等位于山腳小溪邊的平地上,沿溪均有分布;瓷器制作燒造相關遺跡位于溪流兩側的山坡地帶,沿溪流從上而下可分為內坂窯片區、大壟口窯片區、梅嶺窯片區。

            記者在現場看到,梅嶺窯遺址有兩座古龍窯較為明顯,這兩座龍窯依山而建,窯頭、窯尾仍在,中間部分已坍塌。據悉,梅嶺窯遺址發掘的十多條古代窯爐,其中宋元時期古窯4處、明清8處、民國至今2處,涵蓋階級窯、龍窯等多種窯爐形態。

      圖為其中一處古龍窯。新華網 王雄 攝

             2016年12月28日,德化梅嶺窯遺址環境整治方案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記者從德化縣文管辦了解到,考古研究人員在梅嶺窯遺址收獲了大量有研究價值的瓷器標本,這些標本跨越不同年代,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上商品貿易的繁盛。

      圖為梅嶺窯遺址發掘出來的古瓷碎片。新華網 王雄 攝

             德化瓷器歷來是我國貿易重要輸出品,與絲、茶并譽于世界,有“東方藝術珍寶”之稱。據德化文管辦專家連明森介紹,1999年5月,清代道光年間沉船“泰興”號出水,打撈出的35萬多件瓷器都是清代的青花瓷,其中很多瓷器便來源于德化梅嶺窯。此外,2007年8月出水的廣東省陽江海域的南宋沉船“南海一號”上,也有一部分瓷器產自梅嶺窯。

      圖為梅嶺古窯淘洗池。新華網 王雄 攝


      責任編輯:陳美珠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