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璋高:瓷雕新秀創作不走尋常路

      小陶陶 2019-05-11   1208
      1206
      0

      李璋高在車間內創作 

      或成群的褶皺,或大片的留白,用強烈的疏密對比,結合當代審美藝術,將人物雕琢得出神入化,在業界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李璋高的藝術世界。

      走進李璋高的工作室,只見一座座佛像和仕女像整齊陳列,栩栩如生。有別于傳統的人物雕像,李璋高的作品風格鮮明,比如一尊釋迦牟尼像,上半身簡潔質樸,甚至沒有一絲多余的線條來表現服飾,而在佛像下半部,則正好相反,層層疊疊的衣褶與上半身形成鮮明對比,使得作品更顯厚重。“我不會按照人們約定俗成的形象去做,更想走‘80后’自己的風格路線。”市場上一些李璋高的作品,一看便知道是出自其手,深深打上了李璋高的藝術符號,備受市場青睞。

      和許多陶瓷藝術大師一樣,1999年,初中剛畢業的李璋高便開始拜師學藝。“這門技術想修成正果需要非凡的執著精神。”李璋高說,陶藝工人不僅工資低,而且創作需要耐得住寂寞。“特別是冬天,冰冷的泥漿滲入指縫的感覺實在不好受。”那時候學陶藝還需要交學費,家境貧寒的他為了省錢,在私人陶瓷研究所當幫工以獲取學習機會。幾經輾轉,熬過無數個困苦和孤獨的日子,李璋高終于在2016年創辦了屬于自己的陶瓷工作室,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

      讓李璋高聲名鵲起的是2014年省總工會舉辦的全省技能競賽。當時大賽的創作主題是仕女,他用大膽的藝術技法,將古代仕女傾國傾城、俏麗多姿的美演繹得淋漓盡致。這件名為《待》的瓷雕作品得到了評委的贊賞,獲得比賽第二名。該件作品于去年被國家博物館收藏。第一次參加省級比賽即獲得不俗的成績,更讓李璋高堅定地走自己的風格路線。為了不斷升華作品的文化底蘊,他還到景德鎮陶瓷學院進修雕塑設計專業,以提升藝術修養。

      談及未來計劃,李璋高表示,他正在策劃創作一整套仕女像系列作品,將漢代、唐代、清代、民國等不同歷史時期的仕女穿著風格和形態,用自己的藝術手法雕琢出來。李璋高先后榮獲福建省金牌工人、福建省技術能手、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今年獲命名第二批“泉州工匠”。

      責任編輯:陳莎婷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