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件“泰興號”清代德化青花瓷200年后回歸祖國懷抱

      小陶陶 2018-11-27   百姓網2023
      1416
      0

      1822年1月,一艘商船中國商船從福建泉州出發,在航行途中不幸觸礁,1822條生命永遠地沉睡在了南中國海的海底。

      與1800多條生命一同被埋葬的,還有上百萬件珍貴的清代德化瓷器。此后近200年間,對這艘沉船的發掘和打撈由英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展開,打撈出的數十萬件文物也多次在歐洲被輾轉進行拍賣。

      image.png

      2018年11月,中國企業家從英國公司購入12萬件“泰興號”沉船遺物,至此,200年了,數十萬流失海外的古瓷終于回家了。11月11日,一位中國企業家從英國聯邦貴金屬公司一次性購入12萬件清代德化青花瓷,這批196年前隨著“泰興號”商船沉寂海底,后又在國外“顛沛流離”的國寶,最終回歸到祖國懷抱!


      image.png


      古海上絲綢之路上比“泰坦尼克”的更嚴重的空前海難

      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成為印尼加斯帕(Gasper)地區海上貿易的主導;200多年前,中國制造的遠洋貨輪,也因為其先進的航海能力,成為往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工具。

      在這些遠洋貨輪中,“泰興號”是少有的大型商船。它長約62.5米,寬約26.5米,有5個船艙,3個桅桿及可調節角度的帆,最高的桅桿高35米,貨物載量1000多噸,和曾在英國引起轟動的“耆英號”一樣,“泰興號”展現出了中國當時讓人驚嘆的造船能力。

      1822年1月(清道光二年) “泰興號”載著約1800名乘客從福建泉州揚帆起航,向古稱爪哇的印尼駛去。和乘客一起踏上航海之旅的,還有數十萬件珍貴的貨物。

      然而由于海盜肆掠,“泰興號”的旅程并不如預想般順利。為了躲避海盜,老船長游濤蔻為決定臨時改變航行路線,并企圖穿越印尼的蓋斯潘海峽(Gasper Straits)。

      最終,不幸還是發生了。2月7日晚,當泰興號駛到蘇門答臘和爪哇島之間的“貝爾維得淺灘”(Belvidere Shoals)水域時不幸觸礁,船身入水,不到一個小時,這艘巨型商船就沉入海底。1800多名乘客和船員都隨著泰興號沉入了海底。這次海難所造成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的,因為據后來的調查顯示,在遇難的乘客中有不少是身懷絕技的中國民間技藝傳承人和傳習者。

      所以說在令人惋惜的同時,也直接證明了中國“造船強國”“海洋大國”的歷史地位,昭示著南海航線是中國人最早開辟的自由航道。海上絲綢自古以來就是作為中外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如同一股吹向全球的東方文明之風,推動著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古海上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和文化往來的通道。

      古瓷有價生命和文化無價。

      在這場巨大的災難面前,當時的海上救援力量實在太過渺小。據歷史學家統計,盡管有兩次救援行動,“泰興號”的幸存者也不過200名。和人人皆知的“泰塔尼克號”海難相比,這1800多條生命的逝去給中國人帶來的悲痛更加沉重。只是國弱民賤,中國人的命運在當時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1999年5月,澳洲人麥克雇請了一家新加坡的海洋打撈公司在南中國海附近把“泰興號”打撈出水,獲取了20多萬件中國清代瓷器,隨后運到了歐洲進行了多次國際拍賣,并散落在海外收藏家手中。

      英國知名船難陶瓷收藏家莫里斯說,“泰興號”瓷器多為德化出口瓷器,具有獨特的收藏價值。據悉,這批打撈出來的文物大都是18世紀和19世紀初福建德化的代表作,以青花盤、碗、杯、碟、罐、蓋碗等日用瓷居多。正是以為“泰興號”上所載寶物品類豐富,價值連城。所以從她沉沒的那天起就沒有停止過被人惦記垂延。

      然而古瓷有價,逝去的生命和代表著文化的精英卻是無價的。

      祖國強盛,國寶歸來

      “一次性買斷并非故意要以此來撩撥全世界媒體和行家的神經,而是要讓它們早日歸國之心迫切,因為這不僅僅是12萬件實實在在的青花瓷,更凝聚了無數國人的期盼:祖國強盛,國寶歸來。購買這12萬件青花瓷是我的夙愿!”中國泮廬集團董事長鄭長來在英國倫敦海事博物館舉行的“‘泰興號’沉船回歸祖國交接儀式暨研討會”上如是說。

      經過多次國際交易,當地時間11月11日,中國企業家泮廬集團董事長鄭長來先生從英國聯邦貴金屬公司購入12萬件清代德化青花瓷,交接儀式正式在英國倫敦海事博物館成功舉行。至此,12萬件國寶瓷器正式回到了它們的真正主人——中國的懷抱


      image.png

      此次儀式探討了中國古絲綢之路“泰興號”從出發到沉沒的歷史謎團,舉行了的1800多遇難亡靈回歸故里的祭奠儀式,以及打撈的12萬余件德化青花瓷國寶回歸祖國交接儀式。

      image.png


      購買這12萬件青花瓷是鄭長來先生的夙愿,他說,這不僅僅是12萬件實實在在的青花瓷,也凝聚了無數國人的期盼,凝聚了“泰興號”遇難者魂歸故里的愿望。

      image.png

      泰興號瓷器的原擁有者,英國著名錢幣收藏家帕特里克說,中國企業家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他一次性買斷全部瓷器,我們也想讓這批瓷器能夠完整保存在一起,并將它們完整出售。看到這批國寶瓷器回歸祖籍國無比欣慰。

      image.png

      鄭長來先生說,“泰興號”沉船事件的重大歷史意義不僅僅在于它直接證明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海洋大國,還有力地證明了中國現時倡導下正如火如荼開展的一帶一路戰略是與歷史順承的對接,是歷史發展之必然,表達了沿線各國人民古已有之的和平友誼的美好心愿。

      回顧買斷12萬件國寶回國的艱辛歷程,鄭先生說只能用“艱苦卓絕”四個字來形容,并不是有錢就能辦得成的事情,其中充滿著跟洋人斗智斗勇的故事,讓洋人對中國企業家從開始的鄙夷到懷疑,再到理解和尊敬,到最后的贊賞和支持,這也是一個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過程,也是中國人勇敢地走出國門做生意交朋友的過程。當然,12萬件國寶瓷器最終能順利回歸,更得力于海內外眾多朋友包括旅居英國的華僑華人同胞以及外國朋友的關心和支持,使我始終能堅定信念,雖經歷過幾次幾乎放棄的絕望,但朋友們、同胞們的鼓勵讓我在最后關頭沒有放棄。“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因為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做后盾,所以我就沒有什么困難克服不了,沒有什么事情完成不了。每一次身陷僵局的時候,都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強大的影響力,讓事情重現生機,走向圓滿。在這里我要衷心地感謝中國駐英國使館代辦祝勤先生,公使陳雯公參,文化參贊項曉偉先生,他們熱情的及時的專業的指引在法律和程序方面不僅讓我們少走了彎路,還讓我們在全世界面前始終以中國人不亢不卑的氣魄和尊嚴理直氣壯把12萬件國寶一口氣順利買斷交接回國。


      image.png

      鄭長來先生此次一次性買斷12萬件國寶回歸祖國,代表的是中國企業家回報祖國和人民的壯舉。回歸祖國的這12萬件國寶瓷器,凝聚了清末至近代國力衰落時期走出國門受盡欺凌的無數中國游子的希冀,雖然只是“泰興號”沉船中20萬珍寶中的一部分,但卻有著非凡的意義,它的價值還反映在中國航海史、海外貿易史、造船史等方方面面,闡述著不同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變幻,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文化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黃敬偉

      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陶瓷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評論(0)

      ?

      首頁關于我們尋求報道

      陶瓷頭條 版權所有Copyright?2025 taocitoutiao.com
      首頁 頭條 視頻 品牌
      取消

      歷史搜索清除記錄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