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德化這十年】增強工藝創新力 助力陶瓷產業發展
-
小陶陶
2022-09-19 《瓷都德化》1442
13150
工人操作自動印花機忙生產
日前,在同鑫陶瓷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這個擁有德化縣最多自動化生產線的陶瓷花盆企業,工人在各自崗位上有序忙碌,一條條流水線有條不紊地運行,呈現一派生機。
近年來,德化縣委縣政府持續積極引導、支持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堅持“傳統瓷雕商品化,工藝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藝術化”的發展思路,形成了傳統瓷雕、西洋工藝瓷、日用瓷等齊頭并進的陶瓷產業格局,2021年陶瓷產值達450億元。
加大研發投入
提升改造陶瓷產業
十八大以來,德化縣堅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全縣科學技術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2.5%,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現規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工業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5%以上。
據了解,德化縣大力開展“技術瓶頸”研發攻關,持續開展陶瓷泥料配方、釉料配方、成型工藝、燒成技術、裝飾工藝和智能制造裝備研發;同時,不斷提升陶瓷產業智能制造水平,自縣委、縣政府2017年出臺推動陶瓷產業跨越發展若干措施以來,企業應用自動化生產線的投入和應用逐年增加,累計發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成型生產線設備補助400多臺套。此外,德化縣不斷突破發展高科技陶瓷新興產業,引導本地企業參與高科技陶瓷項目,持續推進華夏金剛、福杰陶瓷等高科技陶瓷產業發展,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7%。
值得一提的是,德化縣持續加大高科技陶瓷招商引智力度,譽隆硅材料項目、超細環保纖維材料項目已部分投產;華通信安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項目,總投資20億元,已動工建設;對接福建萊克石化有限公司投資氮化硅刀具項目也落地德化縣。
打造研發平臺
提升創新服務水平
近年來,德化縣不斷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動陶瓷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研發創新平臺建設,建設一批新型科研創新平臺。
搭建專業研發服務機構,成立陶瓷智能裝備研究院,由德化縣聯合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昆山)智能裝備研究院、市陶瓷研究所三方共建,自2020年5月成立以來,自主研發了雙瓣膜滾壓取坯機等6條生產線,推廣自動注漿生產線2條、泥料自動套袋機4臺;同時,成立高科技陶瓷中試研究院,2021年,聯合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廈門大學、合肥工大等開展了微晶玻璃陶瓷、稀土陶瓷釉應用開發、廢棄石膏重結晶再生利用等等中試試驗3項。此外,2022年,德化縣對接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德化園區落地,已率先做好廈門大學新材料、智能制造兩個學科研發中心等實驗室的前期建設工作。
培育企業研發共享平臺,德化縣致力引導企業著力打造特色的科技研發機構,促進企業研發機構面向社會共享,共培育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市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3家,服務事項覆蓋瓷土加工、原料分析、智能裝備、產品開發等領域。
培育創新企業
提升產業發展動能
近年來,德化縣致力打造創新科技企業梯隊,形成了以高新技術企業為引領、成長型企業為支撐、中小微企業為基礎的創新企業梯隊。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9家、省高新技術企業55家、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68家、市瞪羚企業22家,取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41家。
同時,德化縣還搭建起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積極推動“孵化+創投”“互聯網+”等孵化服務創新,支持該縣企業重點發展基于“互聯網+陶瓷”模式,培育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眾創空間7家,市級眾創空間9家,省級科技孵化器1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全縣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總面積約19萬平方米,擁有創業導師65名,設立680個創業工位,孵化280多家企業和320個創業團隊,投入風投資金2700萬元,開展各類沙龍、創業培訓90期1300人次。
下階段,德化縣將大力實施提升工藝創新力計劃,今后在傳統陶瓷提升、智能裝備、高科技陶瓷引進“三新”應用等方面的工作清單和創新推廣計劃;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創新企業,完善科技型企業研發投入激勵政策和普惠性支持政策;培育科技創新龍頭企業,樹立高新技術企業標桿,促進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隊伍規模進一步壯大。
此外,德化縣還謀劃創建高水平平臺,將聯合大院大所設立“異地研發機構”,搭建陶瓷科技成果展示中心、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交易中心等功能性平臺,引進廈門大學技術轉移泉州中心、中科院深圳創新研究院等平臺,強化創新要素供給,輻射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許華森)
責任編輯:陳美珠
